[發明專利]口腔螺旋桿菌感染檢測方法及用于檢測的唾液試板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054667.0 | 申請日: | 2012-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3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葉國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利泰格診斷試劑(嘉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G01N33/68;G01N33/5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張江涵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興市桐***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口腔 螺旋 桿菌 感染 檢測 方法 用于 唾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口腔螺旋桿菌感染進行診斷的檢測方法及用于檢測的試板,特別涉及聯合或單獨使用唾液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法(HPS)、唾液幽門螺桿菌鞭毛抗原檢測方法(HPF)對口腔中螺旋桿菌的檢測及使用的唾液試板,該檢測方法不僅能檢測口腔中的螺旋桿菌感染,也同時能檢測胃內的螺旋桿菌感染。?
背景技術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ori,簡稱HP,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WHO/IARC)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為I類致癌原。對于HP的傳播途徑,多數學者認為是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的,很多研究結果表明了HP存在通過口-口傳播。本發明人認為口腔是HP在人體內除胃部外又一個可能定居場所,即“HP二個定居點”的二點論。定植于口腔中的HP我們稱之謂“口源性螺旋桿菌”。口源性定植螺旋桿菌是否存在,曽是國際醫學界有爭議的大問題。爭議的焦點是口腔中發現的HP,是單純由于胃液反流造成口腔中出現HP,還是口-口、胃-口傳播時在口腔定植的HP。定植的HP分布在牙菌斑或牙周組織(如齦袋)中。再從定植于口腔中的HP源源?不斷地隨唾液吞咽入胃,而在胃內定植。常規治療胃HP感染有三聯療法(以鉍劑、質子泵抑制劑,或雷尼替丁枸櫞酸鉍為主加上兩種抗生素療法稱為三聯療法),四聯療法(質子泵抑制劑加鉍劑聯合兩種抗生素的療法稱為四聯療法),序貫療法(標準的序貫療法療程為10天,前5天應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阿莫西林,后5天應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克拉霉素和替硝唑/甲硝唑),復合治療(質子泵抑制劑聯合三種抗生素的療法,目前主要用于HP對抗生素耐藥嚴重地區的補救治療)。定植于牙菌斑內的HP因抗生素不能有效地穿過這層“生物膠片膜”(biofilm),致使標準常規治療胃HP方法對口腔HP感染作用甚微。生物膠片膜是由口腔中已經死去的鏈球菌菌體,沿著牙齒的表面堆積起來的,經過鈣化之后形成的一層生物膠片膜,好像電影膠片膜,質地非常堅固。在生物膠片膜的形成后期,膜內產生酸性物質,這酸性物質通常可被口腔唾液的堿性所中和。但這酸性物質並不能被堿性的唾液所中和后,此時完整的生物膠片膜和唾液完全隔開,酸性物質促使牙齒的表面產生了破洞,最后成為齲齒。危害半數以上人類的螺旋桿菌除了生活在胃幽門、食管外,就躲在這生物膠片膜中,或稱牙斑。?
2011年8月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診治臨床論壇報告了一項全國多中心、隨機、平行對照研究證明,口腔Hp感染的確存在,口腔Hp感染導致根除治療失敗。造成對口源性螺旋桿菌認識不足或存在誤區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常用的HP檢測技術,難以對口腔中HP做出穩定的檢測結果。近年來,在分析HP根除治療失敗原因時,才開始涉及口腔HP感染對胃HP感染的影響問題,對口腔?螺旋桿菌的檢測有助于對幽門螺旋桿菌的預防及治療才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自1983年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分離培養成功以來,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診斷已發展出了許多方法,包括有細菌學、病理學、血清學、同位素示蹤、分子生物學等。但總的講來,從標本采集角度看,可以分為侵襲性和非侵襲性兩大類。侵入性方法主要指必需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檢查的方法,是目前消化病學科的常規方法。它包括細菌的分離培養和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試驗,藥敏試驗。非侵入性方法主要指不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診斷幽門螺桿菌標本感染的方法。這類方法包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尿素酶13C/14C呼氣試驗等。?
1.聚合酶鏈反應(PCR):PCR是檢測HP最敏感的技術,特異性強,并且對檢測標本的要求低,適用于標本中HP含量少,或因含大量正常菌群而降低培養敏感性時HP的檢測。因此,對牙菌斑、唾液、牙周病變黏膜刮取物的HP檢測常用PCR法。但PCR法因受引物的影響,容易產生假陰性或假陽性;并因PCR對與HP基因結構密切相關的細菌群,可由于交叉反應而出現假陽性。PCR技術要求高,操作復雜,費用亦高,不宜作為口腔HP感染的常規檢測。?
2.快速尿素酶試驗(RUT):HP產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NH3和CO2,NH3的產生使pH值升高,使胃黏膜組織呈堿性,據此原理通過加入pH指示劑,通過顏色的改變判斷有無HP感染的存在。由于口腔中特定的pH呈弱堿性,及口腔復雜的菌群環境,有可能造成假陽性,使RUT法用于口腔HP檢測缺乏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利泰格診斷試劑(嘉興)有限公司,未經美利泰格診斷試劑(嘉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546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