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動車車架及機動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43412.4 | 申請日: | 201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7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風;尹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2 | 分類號: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倪小敏;陳衛 |
| 地址: | 510308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動車 車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動車車架,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的車架結構。
背景技術
車架是支承車身的基礎構件,一般稱為底盤大梁架,發動機、變速器、轉向器及車身部分都固定在車架上。它除了承受靜載荷外還要承受機動車行駛時產生的動載荷,因此車架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保證機動車在正常使用時受到各種應力下不會破壞和變形。
特別是對于電動車,其需要搭載比能量密度相對較低的蓄電池作為能源供應系統,這樣就改變了整車靜態應力的分布狀況,設計上需要兼顧整車重心在前后軸之間的位置,以保證滿載狀態下的承壓安全系數,并兼顧側傾穩定性,同時提高車架整體強度和抗扭特性。
現有的車架大多數的邊梁式單層結構,在速度不高的情況下(例如小于32km/h),即使在轉向過程中感覺明顯的側傾,也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但是電動車的設計時速已可高達80km/h,已可作為普通公路用車,如果轉向側傾過大,會造成人員傷亡。
但是,我們又不能單純地增加車架材料的厚度,以達到增強車身強度的效果,因為這樣會大大增加車架的重量,從而增加電機能耗,降低整車續駛里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機動車車架,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滿足對車架安全性、強度等方面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整體強度和抗扭性更高、結構更加輕便穩固、能夠減小能耗、安全穩定性更好的機動車車架結構。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具有上述車架的機動車輛。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動車車架,其包括兩根縱向平行的大梁,所述大梁最前端通過第一橫梁連接,所述大梁的外側各設計有一根縱向平行的副梁,所述副梁與大梁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副梁最前端與第一橫梁相連,副梁彎折處連接有第二橫梁,副梁之間位于第二橫梁后方連接有第三橫梁,副梁尾端通過兩根橫向連接梁固定于大梁中段上。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機動車車架為電動車車架,所述大梁中間的位置設置有電池托架,所述電池托架通過降低其安裝高度而重心較低。這樣會大大提高整車操控的穩定性,同時也擁有更多可使用的整車空間。
所述副梁與第二橫梁接合處分別設置有一根立柱,所述立柱上端通過一根水平支撐與副梁前端相連。
所述第一橫梁與第二橫梁之間連接有兩根加強梁,所述加強梁前端分別與第一橫梁相連,所述加強梁后端分別與同側的大梁相連。
所述第一橫梁與第二橫梁之間還連接有兩根中間梁,所述中間梁上端和下端分別與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相連,所述中間梁位于所述加強梁的內側。
所述第二橫梁與第三橫梁之間連接有兩根縱向平行的縱向連接梁,所述縱向連接梁前端和后端分別與同側的大梁相連。
所述縱向連接梁內側設有兩根縱向平行的水平連接梁,所述水平連接梁前端和后端分別與第二橫梁和第三橫梁相連。
所述水平連接梁與第二橫梁、第三橫梁圍成的矩形區域設有水平剪刀架。
所述第三橫梁的端部與同側大梁底部分別連接有兩根大梁加強梁,所述大梁加強梁對稱分布于第三橫梁的兩側,所述第三橫梁的端部與同側大梁尾端還分別連接有一根斜支撐。
所述大梁尾端設置有樁孔形成件,所述樁孔形成件的截面呈矩形、圓形或橢圓形,或與所述大梁尾端共同構成矩形、圓形或橢圓形。
本發明形成了一種雙層車架立體結構,通過在大梁上增加一些連接梁、加強梁以及支撐件,使車架整體強度和抗扭性大大提高,在正常行駛時受到各種應力下不會破壞和變形。此外,車架結構也更加輕便穩固,能夠減小能耗,安全穩定性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立體圖。
圖中省略了與本發明設計要點無關的其他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機動車車架100,包括兩根縱向平行的大梁101,所述大梁101最前端通過第一橫梁103連接,所述大梁101的外側各設計有一根縱向平行的副梁102,所述副梁102與大梁101不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個雙層車架立體結構。所述副梁102最前端與第一橫梁103相連,副梁102彎折處連接有第二橫梁104,副梁102之間位于第二橫梁104后方連接有第三橫梁105,副梁102尾端通過兩根橫向連接梁106固定于大梁101中段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技術廣州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空技術廣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434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承載能力內埋框架復合材料結構板
- 下一篇:轉向器襯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