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濕防水面料及其制造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9918.1 | 申請日: | 201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9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子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華陽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5/564 | 分類號: | D06M15/564;D06M13/395;D06M13/3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3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水 面料 及其 制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透濕防水涂層面料以及其制備工藝,屬于紡織面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用的親水性無孔質PU透濕原料,此方法為把親水性無孔質PU透濕原料,經過涂層機涂布、刮涂于基布表面,經涂層機烘箱熱風烘干、溶劑揮發,成膜。使織物具有防水透濕之功能,其透濕原理為透濕原料中含有親水性物質,具有吸濕——擴散——解吸作用。此工藝加工之透濕面料,遇水產生澎潤,導致皮膜耐磨性下降,且織物透濕性能相對較弱,一般透濕度指標為2500-3500G/M.24H(JIS?1099?A1)。現有技術中雖然存在采用微孔涂層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但是現有微孔涂層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1)沒有考慮到烘箱內風速的控制,風機沒有通過變頻控制流通風量,很難保證孔洞的均勻性與一致性,且遇水容易膨脹;?
(2)面涂層一次涂布加工而成的,孔洞容易重疊,水壓比較偏低,很難突破3500MMH2O;?
(3)現有的微孔涂層皮膜表面的韌性不夠,不耐刮,不耐膜;?
(4)現有的微孔涂層的成品A級率偏低,失敗率達到30%以上;?
(5)現有的微孔涂層配置料的可連續操作性比較低,如與空氣接觸容易結皮,由流體態轉變為固態;?
(6)現有的微孔涂層含有有機錫,其為禁用物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透濕防水面料的底涂漿料及其制備工藝,解決了現有透濕加工涂層面料微孔不均勻,遇水容易膨脹的弱點,從而提升了織物本身的透濕性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透濕防水面料,包括基布和和位于基布一側的涂覆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層依次由底涂層、第一面涂層和涂覆于第一面涂層表面的第二面涂層疊加組成;?
所述第一、第二底涂層均由以下質量比例含量組分組成的漿料烘干獲得:?
聚氨酯樹脂,??????????????100,?
丁酮,????????????????????19~21,?
甲苯,????????????????????28~32,?
水,??????????????????????43~47,?
1,6-二異氰酸己烷,???????2.8~3.2,?
N-甲基乙醇胺,????????????2.8~3.2;?
所述面涂層由以下質量比例含量組分組成的漿料烘干獲得:?
聚氨酯樹脂,??????????????100,?
丁酮,????????????????????24~26,?
甲苯,????????????????????38~42,?
水,??????????????????????43~47,?
N-甲基乙醇胺,????????????0.9~1.1。?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如下:?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底涂層、第二底涂層和面涂層之間的厚度比為4∶14~16∶9.5~10.5。?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底涂層、第二底涂層和面涂層之間的質量比為1∶2.8~3.2∶1.8~2.2。?
一種用于制備上述透濕防水面料的制造工藝,所述透濕防水面料包括基布和位于基布一側的涂覆層,此涂覆層依次由底涂層、第一面涂層和涂覆于第一面涂層表面的第二面涂層疊加組成;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調制液粘度為4000-7000mpas的所述底涂層的底涂漿料,具有包括以下子步驟:?
子步驟1-1、將丁酮、水和聚氨酯樹脂按照66~68∶3~5∶29~31的質量比例混合均勻形成主樹脂溶液;?
子步驟1-2、在步驟一的主樹脂溶液中添加作為促進劑的N-甲基乙醇胺,此主樹脂溶液和促進劑的質量比例為100∶2.5~3.5;?
子步驟1-3、將丁酮和甲苯的混合液緩慢地投入經步驟二的主樹脂溶液中并均勻攪拌形成主樹脂混合溶液,此混合液和主樹脂溶液的質量比例100∶43~45,所述丁酮和甲苯按照1∶2或者1∶1的質量比例形成所述混合液;?
子步驟1-4、將1,6-二異氰酸己烷和步驟三的主樹脂混合溶液按照100∶1.5~2.5的質量比例在25-35℃溫度內以1000rpm轉速攪拌均勻混合形成調節后的主樹脂混合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華陽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華陽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99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