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鼻咽癌靶向磁共振對比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6074.5 | 申請日: | 2012-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29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維;容鵬飛;劉晟;周科朝;曾文彬;鄒蟠;張聲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9/16 | 分類號: | A61K49/16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鼻咽癌 靶向 磁共振 對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生物材料領域,尤其是一種LMP1+-鼻咽癌靶向磁共振對比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腫瘤是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道表明,隨著全球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全球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將由現在的1000萬人/年上升到1500萬人/年,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在我國(特別是華南地區),近年來,鼻咽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全世界80%的鼻咽癌病例發生在中國。
鼻咽癌病理類型主要為非角化型未分化癌,易出現頸部淋巴結及遠處轉移;在首程診療患者中,III-IV期患者占了70%-80%。放射治療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鼻咽癌的標準治療手段,鼻咽癌治療的5年生存率I-II期在60%左右,III-IV期則生存率很低,僅20%-40%,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此外,中晚期鼻咽癌放化療后嚴重副反應有時難以避免,因此,早期發現鼻咽癌并進行準確診斷對其預后至關重要。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鼻咽癌的主要病因,EBV-LMP1(Epstein-Barr?Virus?Latent?membrane?protein?1)基因已被列為癌基因,是EBV永生化基因中唯一能夠轉化體外培養的人和嚙齒類動物細胞并使細胞獲得“永生”的基因。其中EB病毒編碼的潛伏膜蛋白LMP1(Latent?membrane?protein?1)在鼻咽癌病人中陽性率超過65%,是重要的致瘤蛋白,是目前廣泛認可的鼻咽癌細胞表面的標志性抗原。有望成為臨床診斷及治療的靶標,且潛伏膜蛋白陽性鼻咽癌的增殖能力、侵襲和轉移能力均明顯強于潛伏膜蛋白陰性鼻咽癌,兩者對腫瘤治療方案的反應也有較大差異。因此對鼻咽癌進行進一步的分型有明顯的臨床意義和科學價值。我們研制的Fe3O4-APTES-PEG-LMP1,Clone?CS.1-4磁共振對比劑不僅僅可用于鼻咽癌的影像診斷,而且可以利用MRI對鼻咽癌進行進一步分型。
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因其具有精確的軟組織分辨率,無X射線引起的輻射損傷,在腫瘤的診斷和療效的監測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磁共振對比劑(Contrast?agent?f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CA)能顯著提高正常與異常組織之間的對比度,特別是提高腫瘤組織與周圍正常組織的之間的信噪比,提高早期腫瘤的診斷的準確率。常規磁共振成像往往對這種腫瘤的早期準確診斷存在較大困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60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