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豆油酸、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9156.7 | 申請日: | 201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4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子印;關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廊坊市北辰創業樹脂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1/06 | 分類號: | C09D11/06;C11C1/04;C11C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065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豆油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豆油酸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油墨連接料的豆油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豆油酸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油酸,也含有少量的軟脂酸、硬脂酸及亞麻酸。其中,亞油酸的化學名稱為Z、Z-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油酸的化學名稱為9-十八碳烯酸(C18:1)。豆油酸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于多種植物性油脂中,例如大豆油、菜籽油、米糠油等。
目前,制備豆油酸普遍以豆油、大豆油腳或豆油酸油為原料,通過酸性水解法或堿性水解法(即皂化酸化法)制備得到,其具體生產工藝根據所用原料不同而有所不同。陜西糧油科技“豆油酸的制備”以豆油為原料,經過皂化、酸化、沉降分離、水洗、干燥和減壓蒸餾等步驟制得白色或淡黃色油膏狀的豆油酸;大豆油腳通過在催化劑存在下高壓二至四次水解和減壓蒸餾獲得液體工業脂肪酸;豆油酸油亦可通過多次水解、脫水脫氣、蒸餾脫色獲得液體豆油酸;糧油與油脂“大豆油脂肪酸溶劑法分提研究”采用乙醇溶劑提取法制得液體脂肪酸中飽和酸含量2~3%的豆油酸。迄今國內已公開的相關專利申請有“植物油皂腳無觸媒水解生產脂肪酸的工藝”(申請號99112241.0),“植物油皂腳中脂肪酸的分離提取工藝”(申請號:200610086288.4)等。上述相關文獻均存在制備工藝復雜、反應時間長、能耗較大、制備費用高等問題。
現有的豆油酸的制備方法都關注于亞油酸的提純,其技術方案都是通過尿素進行絡合,將豆油酸中的亞油酸提純富集出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得到純度比較高的亞油酸產品,但是通過這種方法所獲得的豆油酸中的亞油酸含量比較低,一般都不超過45%;并且存在制備得到的豆油酸部分為固體狀或殘留溶劑,包裝和使用不太方便。所以,制備得到的豆油酸主要應用于醫藥、人體保健和美容化妝等方面,尚未有生產油墨連接料用豆油酸工藝的文獻報導。
油墨由色料、連接料、填料、助劑組成,顏料經過充分的攪拌、研磨后,使細小的顆粒分散在連接料中,形成固-液態的膠黏狀懸浮分散體系;而油墨的流變性、干燥性、抗水性、光澤等主要由連接料的性質決定。所以油墨連接料的組成、成分及性能直接影響到油墨的質量。油墨連接料的碘值是對優質不飽和度的描述,油脂的不飽和度決定了分子活性,此分子活性對外表現為干燥性,而豆油酸中的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越高,其碘值越高,干燥性更好;油墨連接料的酸值太小的話對顏料的潤濕性差,油墨流動性能不良,光澤差。所以作為油墨連接料的豆油酸需要是液態的,其組分中亞油酸的含量要達到50%以上。
因此,開發一種新的豆油酸的生產工藝,以制備得到能夠用于油墨連接料的豆油酸產品,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的豆油酸,其為液態、亞油酸的組分大于重量百分比55%,其碘值、酸值、皂化值滿足油墨連接料的使用要求,并提供了制備這種豆油酸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其制備工藝具有原料廣泛、制備工藝簡單、不殘留有機溶劑等特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豆油酸,所述豆油酸為液態,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亞油酸50-60%、亞麻酸25-40%、油酸3-8%、飽和脂肪酸5-10%。
豆油酸的優選方案是,所述豆油酸中亞油酸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55-60%。
豆油酸的優選方案是,所述豆油酸的碘值為135-150mgI2/100g,酸值為195-202mgKOH/g,皂化值大于196mgKOH/g。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豆油酸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配料:將大豆油與去離子水按照1∶1-4的重量比裝入反應釜內,攪拌;
2)皂化:將濃度為22-32wt%的NaOH溶液在20-60分鐘內勻速加入反應釜中,然后繼續攪拌并加熱,將物料溫度控制在85-98℃,反應時間控制為3-12小時,其中,大豆油與NaOH溶液的重量比為1∶0.4-1.0;
3)酸化:將濃度為35-65wt%的硫酸在15-60分鐘內勻速加入反應釜中,物料反應溫度控制在40-80℃之間,攪拌后靜置7-16小時后放掉廢酸液,其中NaOH溶液與硫酸的重量比為1∶0.7-1.3;
4)水洗:將45-85℃的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并靜置3-7小時后,放下層廢水,重復上述操作,直至放出的水pH值為7時,將上層混合脂肪酸輸送到蒸餾釜內;
5)蒸餾:在氮氣保護下,對蒸餾釜內的混合脂肪酸進行蒸餾(減壓蒸餾),真空度控制在0.09MPa以上,溫度控制在220-320℃,蒸餾得到豆油酸進入產品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廊坊市北辰創業樹脂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廊坊市北辰創業樹脂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91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