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智能終端的漸進網絡自適應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8025.7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4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平;陳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W80/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智能 終端 漸進 網絡 自適應 傳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終端的網絡傳輸方法,尤其是一種智能終端的流媒體網絡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終端的快速成發展,催生了基于無線網絡實時多媒體應用的需求。多媒體數據在網絡中是被分成一個個數據包傳輸的,每個數據包中有表示數據信息和提供數據路由的楨,而數據報包一般介質中傳播是總有一小部分由于兩個終端的距離過大會丟失,而大部分數據包會到達目的終端。
針對網絡傳輸丟包有三種誤差控制方法:(1)基于發送端的誤差控制的方法有FEC,發送者估算通信線路的情況如:丟包率,根據丟包情況加入一些冗余的數據來防止3D數據的丟失;(2)基于接收端的誤差控制方法,如果一些3D數據在傳輸中丟失同樣能夠重建模型;(3)基于網絡的誤差控制方法是使用可靠性好的網絡協議,如:TCP協議。
由于TCP協議的重發和擁塞控制等,使用它不適應于實時數據流的傳輸,另一方面,實時傳輸協議RTP/UDP適應于數據流實時傳輸,但又不可靠,常會出現丟包的現象。
無線通信網絡的發展,使人們能夠通過便攜式設備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并以低代價享受即時的影像、聲音和圖形等多媒體信息交換服務。一方面,移動圖形的應用要求實時交互,圖形流媒體必須以連續地、特定的速率回放,而且不同媒體之間要求同步,即可以一邊下載一邊收聽收看,而不需要等待整個壓縮文件全部下載后才可以觀看,另一方面,無線網絡帶寬有限、顯示屏細小等特點,這就需要有適應不同顯示分辨率的圖形表示以及高效的圖形網絡傳輸方法的支持,且在網絡傳輸數據丟包情況下進行高質量的圖形重建。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已有智能終端的流媒體網絡傳輸方法的不能兼顧實時性和圖形質量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在具備實時性的基礎上、兼有良好的圖形質量的面向智能終端的漸進網絡自適應傳輸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面向智能終端的漸進網絡自適應傳輸方法,所述傳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待傳輸的3D數據流進行網格化和壓縮處理,生成一個由基網絡和一系列層次偏移向量組成的漸進網絡,所述基網絡為結構數據,所述偏移向量為圖形的幾何數據;
以對模型質量的影響程度作為衡量標準,按照影響程度從高到低對幾何數據依次分層,每一位分為一個子層,則共分m層,幾何數據表示為:Xi=Xi1,Xi2,...,Xim,其中,0≤i≤n,n為偏移向量的個數,n、m為正整數,;
2)檢測接收終端的顯示與渲染能力,監測通信信道傳輸率,選擇能滿足移動終端的最小數據集Sx進行傳輸,所述最小數據集包括基網格+Xi1+Xi2+...+Xij,其中1≤j≤m,j為正整數;
3)將2)中j層的幾何數據繼續分成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將所述基網絡和幾何數據的重要部分分成不同的數據包,并利用TCP協議的傳輸通道來傳輸;
將幾何數據的次要部分分成不同的數據包,并利用UDP協議的傳輸通道來傳輸;
其中,基網絡數據量Sb、重要部分數據量Sz和次要部分數據量Sc應滿足如下條件:
其中,Tt表示TCP協議傳輸速率;
Tu表示UTP協議傳輸速率;
4)接收端收到數據包,由包構建模塊重建3D數據流。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用戶處理三角形的最大數目Ihardware是:
Ihardware=min{Idisplay,Irender}(5.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80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源無源交叉使用的全網低功耗算法
- 下一篇: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用智能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