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智能終端的漸進網絡自適應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8025.7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4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平;陳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W80/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智能 終端 漸進 網絡 自適應 傳輸 方法 | ||
1.一種面向智能終端的漸進網絡自適應傳輸方法,所述傳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待傳輸的3D數據流進行網格化和壓縮處理,生成一個由基網絡和一系列層次偏移向量組成的漸進網絡,所述基網絡為結構數據,所述偏移向量為圖形的幾何數據;
以對模型質量的影響程度作為衡量標準,按照影響程度從高到低對幾何數據依次分層,每一位分為一個子層,則共分m層,幾何數據表示為:Xi=Xi1,Xi2,...,Xim,其中,0≤i≤n,n為偏移向量的個數,n、m為正整數;
2)檢測接收終端的顯示與渲染能力,監測通信信道傳輸率,選擇能滿足移動終端的最小數據集Sx進行傳輸,所述最小數據集包括基網格+Xi1+Xi2+...+Xij,其中1≤j≤m,j為正整數;
3)將2)中j層的幾何數據繼續分成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將所述基網絡和幾何數據的重要部分分成不同的數據包,并利用TCP協議的傳輸通道來傳輸;
將幾何數據的次要部分分成不同的數據包,并利用UDP協議的傳輸通道來傳輸;
其中,基網絡數據量Sb、重要部分數據量Sz和次要部分數據量Sc應滿足如下條件:
其中,Tt表示TCP協議傳輸速率;
Tu表示UTP協議傳輸速率;
4)接收端收到數據包,由包構建模塊重建3D數據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向智能終端的漸進網絡自適應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用戶處理三角形的最大數目Ihardware是:
Ihardware=min{Idisplay,Irender}??????????(5.1)
其中,Idisplay表示在屏幕上能顯示的最大三角形數目;
Irender表示用戶在有限延時的情況下,最多顯示的三角形數目;
若三角形由三個獨立的點來渲染,并設定模型中一半的三角形被渲染,則定義Idisplay=2DR/3,其中:DR表示顯示分辨率;
設定渲染延時為tr,每幀三角形數為Ir,則Irender=trIrf。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面向智能終端的漸進網絡自適應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使用可靠通道和不可靠通道之一,所述步驟4)中,包構建模塊中在每個數據包中增加如下信息:重構序號、子層序號和頂點序號,利用這三個信息確定接收的數據包的唯一位置,并檢測出數據包的順序,對于每個重構步驟和子層,當有新的包接收時,更新計數器,接收的數據包有三種情況:
a.當數據包的頂點序號與計數器相同時,此數據包在正確的位置,并將它放入隊列;
b.當數據包的頂點序號大于計數器時,說明可能有包丟失,將丟的數據包分配零到頂點,并更新計數器;
c.當數據包的頂點序號小于計數器時,說明此數據包遲到,但是有用的數據包,將此數據包放到隊列中位置,替代先前已分配的零頂點;
利用一個END作為數據完畢的信號,通過可靠通道將END信息發出,當所述包構建模塊接收到END信號時,開始組裝接收到的數據,并傳送到解碼器,一旦數據發給解碼器,包構建模塊就不再考慮延遲到達的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802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源無源交叉使用的全網低功耗算法
- 下一篇: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用智能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