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6910.1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4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臏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臏 |
| 主分類號: | H01M2/14 | 分類號: | H01M2/14;H01M2/02;H01M2/12;H01M2/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長久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汞無鉛 鈕扣 電池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配件制造、物料制備:配件包括負極蓋、密封圈、正極殼及隔離膜;物料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導線及密封膠水;
步驟二、負極組合體加工:利用一套負極組合裝置,將步驟一得到的負極蓋、密封圈、隔離膜及導線組合成一體,得到負極組合體,?該隔離膜被設置于負極蓋的內表面并覆蓋至負極蓋的外環體,該隔離膜具有一延伸段,該延伸段超出外環體的頂面;所述導線的兩端分別夾設于隔離膜與密封圈之間,該導線兩端預留有與負極蓋導通的連接段;
步驟三、電池裝配并封口:將步驟二得到的負極組合體加入負極材料,得到電池負極,并與由正極殼、正極材料及隔膜組成的電池正極組裝成一體,封口后正極殼與負極蓋扣合連接,?該隔離膜超出部分覆蓋至負極蓋的外環體的頂面,?該導線兩端預留的連接段與負極蓋導通,該導線的中間部分呈拉直狀并與負極材料導通連接,從而得到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組合裝置至少包括有布線夾具、負極組合板及剪線模具;?該布線夾具與負極組合板及剪線模具是一組合設計,配套使用;該布線夾具上布置導線,該負極組合板上設置有腔室,?該腔室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于下腔室內放置密封圈,?于上腔室內放置導線;負極組合體加工時,將該布有導線的布線夾具放置于剪線模具的剪口板上,使導線從剪口板上的圓形剪口的上方橫向穿過,?利用剪線模具的圓形切刀將導線切斷,向下送至負極組合板的上腔室中并置于密封圈的上方,?最后將帶有負極蓋的隔離膜印油并對應腔室位置連同導線一起下壓與密封圈組合成一體,即制成負極組合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蓋與隔離膜之間形成有排氣的毛細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蓋與隔離膜在局部粘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兩端的連接段超出隔離膜的延伸段頂部且低于密封圈頂部,該連接段折彎后足夠接觸到負極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蓋采用鐵片或不銹鋼片按常規方法沖制成形,然后在負極蓋的表面上整體鍍上一層鎳;或者該負極蓋直接采用雙面鍍鎳鐵片或雙面鍍鎳不銹鋼片按常規方法沖制而成;或者該負極蓋直接采用鎳/不銹鋼/鎳,或鎳/鐵/鎳,或鎳/不銹鋼的層壓金屬片按常規方法沖制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膜采用吸塑片按吸塑方法成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片為PVC硬片或PVDC硬片或PVC/PVDC復合硬片或PVC/PE/PVDC復合硬片或PVC/PP/PVDC復合硬片或PVC/PA/PVDC復合硬片。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膜的厚度為0.05-0.15毫米。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直接采用純度為5N或5N以上的純銅線,或者該導線采用純度為4N或4N以上的純銅線并表面鍍銦或鍍錫或鍍銦錫合金。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的直徑為0.04-0.10毫米。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汞無鉛的鈕扣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材料為無汞無鉛的鋅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臏,未經劉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9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