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增強塑料復合輸水管及其制造方法和裝置,及制造其的異型帶材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6585.9 | 申請日: | 2012-01-10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3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何軼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斯達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16L9/16 | 分類號: | F16L9/16;B29C69/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5009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增強塑料 復合 輸水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裝置 異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輸水管,具體地說是一種由鋼帶和鋼網或金屬孔板雙增強的復合輸水管,本發明還涉及制造該輸水管的方法和裝置,以及制造其的異型帶材。
背景技術
給水輸水管道為壓力管道,純塑料原料制造的管道常用于壓力輸水。為保證其同時具有適宜的強度和環剛度必須有足夠的管材壁厚,制造時其單位長度的原材料用量就比較多。小直徑壓力管道在滿足強度要求情況下,其環剛度(抵抗外部載荷能力)同時自然滿足要求,但大直徑壓力管道,在其滿足內壓強度時,其抵抗外部壓力的能力(環剛度)遠遠不足。如果要使大直徑壓力管同時具有滿足要求的抗內外壓力能力(強度與環剛度),其壁厚則需大幅度增加,從而使其制造成本難以被市場接受。盡管近幾年開發了級別更高、性能更好的塑料材料,也開發出現了節省塑料原材料、性能更優的復合增強的結構壁塑料壓力管產品,但常見的純塑料管道產品規格僅限730毫米以下,而有代表性的鋼骨架塑料復合管(ZL94104509.9)作為純塑料管的升級產品,也只能生產直徑600毫米以下的規格。其它大直徑的鋼塑復合管道結構還包括例如CN2882985Y,其為具有鋼帶加強的豎直加強肋的纏繞管,但其只能增強環剛度;又例如CN101943297A,其在CN2882985Y的基礎上做了改進,即在加強肋之間的管壁內設置不連續的絲狀或帶狀的加強物,但其也只是進一步增強了環強度,兩者都不能增強軸向強度,從而不能提供完整的承載內壓的能力。因此,這兩種管道結構雖然可以形成大直徑的管道,但只能作為排水管使用,而不能像ZL94104509.9作為壓力管道使用;又例如CN202007929U的管道結構是在ZL94104509.9結構的管道外面纏繞CN2882985Y結構的管道,這種管道雖然環剛度和軸向強度都獲得加強,但由于受ZL94104509.9結構的限制無法制造大直徑的管道;另外,CN102269298A提出了一種在CN2882985Y結構的管道內壁纏繞粘結纖維增強帶的結構,以此結構加強環強度和軸向強度,但這種結構一方面內外兩層不是一體成型的,存在相互脫離的風險,另一方面在CN2882985Y結構的管道內壁纏繞粘結纖維增強帶增加了生產過程的復雜性,生產效率相對較低。
?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出本發明。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消耗材料少、大口徑、具有足夠的環剛度和強度,可承載內壓的輸水管。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上述輸水管的雙增強塑料復合異型帶材。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上述輸水管的方法。
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上述輸水管的裝置。
為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輸水管,包括一個由鋼網或金屬孔板增強的塑料管體和與管體成一體的豎直加強肋,加強肋內復合有增
強鋼帶。
上述輸水管的復合結構使得制造的大直徑壓力管道,在具有高環剛度和承載內壓的功能下節省原材料。
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制造上述輸水管的雙增強復合塑料異型帶材,包括成一體的帶材基層和豎直加強肋部分,帶材基層內復合連續的鋼網或金屬孔板增強層,豎直加強肋內復合有鋼帶。
進一步,帶材基層包括成一體的上帶材基層部分和下帶材基層部分,其中上帶材基層部分具有與其成一體的豎直加強肋部分。
進一步,雙增強復合塑料異型帶材距離其一側邊緣一段距離僅與下帶材基層部分復合的鋼網或金屬孔板部分的上表面部分形成不與塑料復合的第一不復合部分,距離其另一側邊緣一段距離僅與上帶材基層部分復合的鋼網或金屬孔板部分的下表面部分形成不與塑料復合的第二不復合部分,異型帶材纏繞形成雙增強塑料復合輸水管時第一不復合部分和第二不復合部分的鋼網或金屬孔板相互直接搭接。
進一步,鋼網或金屬孔板的寬度等于整個帶材的寬度,下帶材基層部分的寬度與上帶材基層部分的寬度相等,且比鋼網或金屬孔板的寬度窄。下帶材基層部分的外邊緣與鋼網或金屬孔板的一邊緣對齊,上帶材基層部分的外邊緣與鋼網或金屬孔板的另一邊緣對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斯達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斯達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5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自行車防盜方法
- 下一篇:汽車安全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