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縱向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線性和非線性識別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5818.3 | 申請日: | 201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2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S.延格夫;Y.A.格內姆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40/06 | 分類號: | B60W4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縱向 輪胎 道路 摩擦系數 線性 非線性 識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涉及一種估計車輛輪胎的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方法。
背景技術
輪胎-道路摩擦系數是無量綱值,其指示輪胎的摩擦值對道路的摩擦值。包括但不限于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和防鎖制動系統的許多車輛控制系統,在確定如何控制車輛的各個部件時,利用輪胎-道路摩擦系數。輪胎-道路摩擦系數隨不同的輪胎和不同的道路條件改變。例如,在相同運行條件下對于同一車輛上的同一輪胎,輪胎-道路摩擦系數在干路面上要比在濕路面上大。因為輪胎-道路摩擦系數連續變化,車輛控制器必須連續地監視和/或計算道路-輪胎摩擦系數以便各控制系統來使用。
發明內容
提供了一種估計車輛的縱向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估計輪胎的縱向剛度,和確定輪胎是否處于預定飽和范圍中。當輪胎沒有處于預定飽和范圍中時,則輪胎的縱向剛度被關聯到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估計值,以估計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當輪胎處于預定飽和范圍中時,則輪胎的當前被利用的縱向摩擦力被計算,以估計輪胎-道路摩擦系數。
提供了一種估計車輛的縱向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替換方法。該方法包括隨時間計算輪胎的縱向滑移、隨時間計算輪胎上的縱向力、隨時間計算輪胎上的垂直力和隨時間計算輪胎的被利用縱向摩擦力。輪胎的被利用縱向摩擦力通過將輪胎上的縱向力除以輪胎上的垂直力而計算出。該方法還包括計算輪胎特征曲線的初始斜率,該初始斜率隨時間將輪胎的被利用縱向摩擦力關聯到輪胎的縱向滑移,并計算輪胎特征曲線在時間上的一階導數,以確定輪胎是否處于預定飽和范圍中。當輪胎沒有處于預定飽和范圍中時,則輪胎特征曲線的初始斜率被關聯到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估計值,以估計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當輪胎處于預定飽和范圍中時,則輪胎的當前被利用縱向摩擦力被計算以估計輪胎-道路摩擦系數。輪胎的當前被利用縱向摩力擦通過將輪胎上的當前縱向力除以輪胎上的當前垂直力而被計算出。
因而,將輪胎的被利用縱向摩擦力關聯到輪胎的縱向滑移、且是對輪胎的縱向剛度的度量的輪胎特征曲線的初始斜率被用于在初始斜率的斜率沒有處于預定飽和范圍時(即只要輪胎特征曲線的斜率保持線性時)計算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當輪胎特征曲線的斜率進入預定飽和范圍并變為非線性時(表示輪胎處于或接近飽和),則輪胎的實際被利用縱向摩擦力被用于輪胎-道路摩擦系數。一旦輪胎處于預定飽和范圍中時,則使用輪胎的實際被利用縱向摩擦力,因為一旦輪胎接近飽和,則輪胎特征曲線的初始斜率與輪胎-道路摩擦系數之間的關聯性不再有效。因此,當輪胎沒有飽和以及處于飽和時,輪胎-道路摩擦系數可被準確估計。
本發明的這些特征和優勢及其它特征和優勢將從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詳細描述并連同附圖而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圖1是估計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關于縱軸上的輪胎的被利用縱向摩擦力對橫軸上的輪胎縱向滑移的圖表。
圖3是示意性力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附圖,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在多幅圖中表示相同的部件,估計用于車輛的縱向輪胎-道路摩擦系數的方法在圖1中總體用20示出。輪胎-道路摩擦系數是表示輪胎的摩擦性能對道路的摩擦性能的無量綱值。當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即在車輛的前部和車輛的后部之間延伸的方向)測量時,該輪胎-道路摩擦系數被稱為縱向輪胎-道路摩擦系數。一旦計算出來,該縱向輪胎-道路摩擦系數可被車輛的一個或多個控制系統使用,包括但不限于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或防鎖制動系統,以確定在現有條件下如何控制車輛。輪胎-道路摩擦系數隨變化的道路和天氣條件以及變化的車輛運行條件而不斷地變化。因而,輪胎-道路摩擦系數必須被連續地計算或估計,以為各控制系統提供最準確和最新的輪胎-道路摩擦系數估計值。
該方法包括估計輪胎的縱向剛度,大體在塊22示出。還參考圖2,輪胎的縱向剛度大體通過圖2中的線24示出。該輪胎的縱向剛度被定義為輪胎特征曲線的初始斜率,即,線24,該初始斜率將輪胎的被利用縱向摩擦力(沿圖2所示的縱軸26測量)關聯到輪胎的縱向滑移(沿圖2所示的橫軸28測量)。輪胎特征曲線30大體用圖2中的虛線30示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8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