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產苯乳酸的菌株及該菌發酵法制備苯乳酸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5544.8 | 申請日: | 201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48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沐萬孟;江波;郁書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P7/42;C12R1/01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時旭丹;劉品超 | 
| 地址: | 214122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蠡湖***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產苯 乳酸 菌株 發酵 法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株能夠產苯乳酸的片球菌屬乳酸菌,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SK25發酵生物轉化制備苯乳酸的方法,屬于食品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食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天然食品防腐劑的研究與開發已成為食品工業的研究熱點之一,也是今后防腐劑發展的主要方向。天然食品防腐劑按其來源的不同可分為植物源天然防腐劑、動物源天然防腐劑以及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劑等類型,其中微生物源防腐劑又常被稱為生物抗菌劑?,F已從微生物中得到的天然防腐劑有細菌素類的乳酸菌素和放線菌類的納他霉素、霉菌類的米曲霉發酵產生的曲酸以及某些酵母菌、真菌、食用菌和聚賴氨酸等。開發研制來自微生物的天然食品防腐劑是尋求新型防腐劑應用于食品工業的重要方向。?
目前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劑主要有5種,包括乳球菌肽、溶菌酶、聚賴氨酸、苯乳酸及曲酸。其中苯乳酸(phenyllactic?acid)作為一種新型天然抗菌物質,與其它新型防腐劑相比有其獨特的優點,它是一種小分子物質,抑菌譜寬、穩定性高。一般常見生物防腐劑如乳酸鏈球菌素等親水性差,不易擴散。而苯乳酸的親水性卻較強,能夠在各種食品體系中均勻分散。苯乳酸對熱和酸的穩定性也較好,熔點為121℃~125℃.并于121℃條件下可保持20min不被破壞。其可在廣泛的pH范圍內保持穩定。研究表明苯乳酸對多種食源性致病菌如致病性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O157:H7),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腐敗菌包括產毒素的絲狀真菌如赭曲霉、疣孢青霉和桔青霉,有很強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活性強于常見的防腐劑。乳酸菌能產多種抑菌效果的物質,如乳酸、醋酸、Nisin(乳鏈球菌素)等,部分已經用于食品工業,如Nisin和納他霉素,但是存在諸如抑菌譜窄、理化性質差等問題,如Nisin只能抑制除乳酸菌以外的G+細菌,而對絕大部分G-細菌、酵母菌和霉菌沒有作用;納他霉素只對霉菌有抑制作用。與Nisin和納他霉素相比,苯乳酸安全性高,是一種新型天然抑菌物質、防腐劑,它存在于天然蜂蜜中,對人和動物細胞無毒,作為一種新型生物防腐劑,苯乳酸在乳品工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苯乳酸的制備有化學催化合成以及生物轉化方法。化學合成法有許多不利的因素,例如產生多種副產物和化學污染物,而形成的眾多副產物又使分離、純化步驟變得復雜。近年來研究人員都在尋找生物轉化的方法來制備苯乳酸,由于乳酸菌是GRAS(公認為安全)的微生物,用安全菌株合成苯乳酸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目前關于乳酸菌發酵產苯乳酸的菌種很多,包括Lactobacillus、?Weissella、?Enterococcus、Leuconostoc等都可以生物合成苯乳酸,然而片球菌(Pediococcus)屬乳酸菌的苯乳酸合成能力至今未知,本發明證明了片球菌(Pediococcus)屬中的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SK25具有產苯乳酸的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高產苯乳酸的菌株,具體涉及片球菌(Pediococcus)屬的一株乳酸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SK25發酵轉化法獲得這種新型天然防腐劑,開拓了乳酸菌生物轉化制備苯乳酸的研究領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株產苯乳酸的片球菌屬乳酸菌,其分類命名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SK25,已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11360。?
用所述的CCTCC?NO:M?2011360菌株發酵生產苯乳酸的方法,以CCTCC?NO:M?2011360作為出發菌種,以添加有苯丙氨酸、或苯丙酮酸的MRS培養基為發酵液,發酵法生物轉化制備苯乳酸;工藝為:?
(1)菌種:CCTCC?NO:M?2011360;
(2)培養基,以g/L計:
保藏培養基:葡萄糖?20,酵母膏?5,蛋白胨?10,牛肉膏?10,磷酸氫二鉀?2,無水乙酸鈉?5,檸檬酸二銨?2,硫酸鎂?0.58,硫酸錳?0.25,吐溫-80?1mL/L,pH?6.2-6.4;2%瓊脂粉,以自來水配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54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