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枝桿菌最低抑菌濃度檢測系統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5116.5 | 申請日: | 2012-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9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舒林;孫戰強;余曉麗;張朝寶;王洪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18 | 分類號: | C12Q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張澤純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枝桿菌 最低 濃度 檢測 系統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分枝桿菌最低抑菌濃度檢測系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配制好的50-200微升、濃度為0.01-400微克/毫升的含藥液體培養基與5-100微升1×103-1×108個/毫升的分枝桿菌菌液、5-50微升顯色劑混合,在30-40攝氏度下恒溫共培養3-14天后,進行顯色檢測,并根據顯色檢測結果,判定藥物最低抑菌濃度,其中在混合后,所述顯色劑的終濃度為0.08-10毫摩爾/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5-50微升的中間電子受體與所述含藥液體培養基、分枝桿菌菌液、顯色劑混合,其中在混合后,所述中間電子受體的終濃度為10-200微摩爾/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枝桿菌為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或非結核分枝桿菌。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枝桿菌菌的制備為采用麥式比濁法或吸光度法獲得一定濃度的菌液,按一定倍數進行稀釋或不稀釋后備用。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藥液體培養基的配制是按照倍比稀釋法用液體培養基稀釋藥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適當的培養載體中配制所述含藥液體培養基,所述培養載體是不低于2行5列的微孔板、不低于500微升的離心管或不低于5毫升的試管。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培養基為含有營養添加劑的無菌Middle?brook?7H9液體培養基,或其他適合細菌、細胞培養的液體培養基。
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為: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比嗪酰胺、乙胺丁醇、對氨基水楊酸、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環絲氨酸、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乙硫異煙胺、丙硫異煙胺、莫西沙星、環丙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青霉素鈉、頭孢西丁、頭孢噻肟、阿莫西林、美羅培南、亞胺培南、克拉維酸鉀、紅霉素、羅紅霉素、克拉維酸、妥布霉素、強力霉素、甲硝唑、替硝唑、噻吩-2-羧酸酰肼、對硝基-苯丙酸鈉、或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提取物或發酵產物、化學合成的化學單體。
9.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電子受體為:醌類衍生物;萘醌類衍生物;蒽醌類衍生物;吩嗪類衍生物。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電子受體為甲萘醌。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電子受體為甲硫吩嗪或1-甲氧基-5-甲基酚嗪硫酸甲酯鹽。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顯色試劑為:刃天青、阿瑪爾藍、孔雀綠、硝酸還原試劑、或能產生水溶性甲臜的四唑鹽類化合物。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還原試劑為硝酸鹽、氨基苯磺胺、或N-(1-萘)乙烯二胺鹽酸鹽。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產生水溶性甲臜的四唑鹽類化合物為XTT或WST系列化合物。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顯色檢測的檢測方法為在分光光度計、熒光檢測儀中采用一定波長進行檢測,或直接通過肉眼觀察,通過所獲得的吸光度值或相對吸光度值,或肉眼觀察到顏色的明顯改變情況,判定分枝桿菌的藥物最低抑菌濃度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11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