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白葡萄皮渣中提取葡萄香氣成分的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4940.9 | 申請日: | 201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6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記明;姜文廣;于英;沈志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B9/00 | 分類號: | C11B9/00;C12G1/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信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遲元香 |
| 地址: | 264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葡萄 皮渣中 提取 香氣 成分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釀酒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從干白葡萄酒釀造過程中產生的葡萄皮渣中提取葡萄香氣成分的方法,以及提取液在干白葡萄酒中的添加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干白葡萄酒釀造普遍采用去除皮渣清汁發酵的工藝,具體為:葡萄原料→去梗破碎→壓榨取汁→低溫澄清處理→清汁酒精發酵→倒罐儲存→穩定性處理→過濾→裝瓶。
該工藝的特點是縮短葡萄汁與葡萄皮渣接觸浸漬時間,減少干白葡萄酒中酚類物質含量,增加葡萄酒的純凈、清爽感,但往往帶來了干白葡萄酒中香氣物質含量不足,香氣較為清淡的問題,影響了優質干白葡萄酒的感官品質。香氣成分是構成葡萄與葡萄酒感官品質的主要成分,其決定著葡萄酒的香氣類型及典型性,在葡萄酒風格和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發現,在葡萄果皮中含有許多種香氣成分和酚類物質,其含量遠高于葡萄果肉中的含量,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我國每年白葡萄加工量約十幾萬噸,其產生的葡萄皮渣約兩萬噸左右,被作為廢料舍棄或用作肥料、飼料處理,資源綜合利用率很低,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從白葡萄皮渣中提取葡萄香氣成分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葡萄香氣成分在干白葡萄酒中應用。
本發明主要解決現有的干白葡萄酒香氣物質含量不足、風味特點不突出以及白葡萄皮渣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等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從白葡萄皮渣中提取葡萄香氣成分的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1)原料,新鮮的壓榨葡萄皮渣,參照干白葡萄酒釀造工藝,將葡萄除梗破碎后進行壓榨,收集分離出的新鮮葡萄皮渣;
(2)勻漿破碎,新鮮葡萄皮渣中加入經氯化鈉飽和弱酸性乙醇溶液,固液料重量比為1:10~1:15,進行勻漿破碎;
(3)攪拌提取,將葡萄皮渣勻漿液進行攪拌萃取,在35~40℃下浸泡,時間為24~48小時;
(4)分離粗提,離心取上清液,轉速為4000~5000轉/分鐘,時間為15~20min,得到粗提液;
(5)酸解,粗提液滿罐控溫20~25℃,放置1~2周,通過弱酸進行酸解反應,將結合態香氣成分分解為游離態香氣成分;
(6)溶劑萃取,采用戊烷與乙酸乙酯混合溶劑提取,溶劑用量為粗提液體積的1/4~1/5,重復萃取3次,合并有機相,加入有機相重量的1~2%的無水硫酸鈉,放置10~24小時;
(7)濃縮,采用減壓蒸餾濃縮,溫度為35~45℃,壓強200~300hpa,將有機萃取相體積濃縮至1/20~1/50;而后采用氮吹緩慢濃縮至1/100~1/200;
(8)溶劑置換,在濃縮后的香氣成分萃取液中加入同體積的純乙醇后,再通過氮吹緩慢濃縮至體積的1/2為止,得到高濃度規格香氣成分提取液。
進一步的,(1)步驟所述葡萄皮渣為雷司令、霞多麗、貴人香、玫瑰香、白玉霓、龍眼的皮渣。
進一步的,(2)步驟所述氯化鈉飽和弱酸性乙醇溶液為20℃下飽和,溶液濃度為12%v/v,采用酒石酸調pH2.0~2.5。
進一步的,(5)步驟所述弱酸為檸檬酸、蘋果酸或酒石酸中的一種,最佳為酒石酸。
進一步的,(6)步驟所述戊烷與乙酸乙酯混合溶劑,二者的體積比為1:1,戊烷采用經重蒸提純的戊烷。
本發明的從白葡萄皮渣中提取葡萄香氣成分在干白葡萄酒中應用,其特殊之處在于葡萄皮渣高濃度規格香氣成分提取液與干白葡萄酒的體積配比為30~50毫升/百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494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