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脈管炎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4615.2 | 申請日: | 2012-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2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隆儒;朱海林;曹春泉;謝婷婷;張大偉;季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7 | 分類號: | A61K36/537;A61K31/58;A61P9/14;A61P7/02;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趙龍群 |
| 地址: | 25001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脈管炎 白花 丹參 總菲醌 提取物 藥物 組合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治療脈管炎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以白花丹參的根為原料,通過溶劑提取、溶劑萃取、柱層析和純化制備而成;主要含有丹參酮IIA、隱丹參酮、丹參酮I、1,2-二氫丹參酮I、次丹參酮、15,16-二氫丹參酮I、1-羰基次丹參酮和小紅參醌B,其中所含丹參酮IIA、隱丹參酮和丹參酮I三者的總含量不低于70wt%,丹參酮IIA和隱丹參酮的質量比為0.45~0.8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是按以下方法制備的:
以白花丹參的根為原料,粉碎后,以甲醇、95%乙醇或乙酸乙酯為提取溶劑,加熱提取、超聲提取,所述溶劑量與原料的重量比為6~15∶1,重復提取1~3次,除去藥渣,合并濾液在常壓或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比重為1.20~1.35膏狀物,60℃測定;所得膏狀物以水懸浮,以有機溶劑萃取2~3次,合并萃取液,再以水洗滌萃取液2~3次,將有機溶劑萃取液濃縮,進行硅膠柱層析分離,硅膠柱洗脫溶劑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5∶3體積比的洗脫部分,減壓蒸去溶劑,所得固體物再以95%乙醇溶解,放置,析晶,濾出結晶,再以95%乙醇重結晶,即得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
3.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溶劑提取
原料白花丹參的根經(jīng)過粉碎后,以甲醇、95%乙醇、乙酸乙酯為提取溶劑,加熱提取或超聲提取,所用溶劑量與原料的重量比為6~15∶1,重復提取1~3次,除去藥渣,合并濾液,所得濾液在常壓或減壓條件下濃縮至比重為1.20~1.35膏狀物,60℃測定;
(2)萃取
將步驟(1)得到的膏狀物以10~12重量倍的水懸浮,用與水等體積的有機溶劑萃取,重復2~3次,合并萃取液,減壓濃縮,再用與濃縮物等體積的水萃取洗滌,重復水洗2~3次,棄掉水層,然后分出上層的有機溶劑層,減壓蒸去溶劑,得固體物;
(3)柱層析
將步驟(2)萃取得到的固體物進行硅膠柱層析分離純化,先以洗脫劑石油醚-乙酸乙酯100∶3體積比洗脫4~6個保留體積,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3體積比洗脫8~12個保留體積,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5∶3的洗脫部分,減壓蒸去溶劑,得紅色提取物。
(4)純化
將上述得到的紅色提取物以95%乙醇溶解,放置,析晶,濾出結晶,再以95%乙醇重結晶,即得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加熱提取是用95%乙醇為溶劑進行回流提取,溶劑為原料的10重量倍。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萃取用有機溶劑是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優(yōu)選乙酸乙酯。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萃取與減壓濃縮,當萃取2次時減壓濃縮至萃取液體積量的0.5倍,當萃取3次時減壓濃縮至萃取液體積量的0.35倍。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3體積比洗脫5個保留體積,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3體積比洗脫10個保留體積,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5∶3的洗脫部分。
8.一種治療脈管炎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的藥物組合物,包括權利要求1~2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和一種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載體或賦形劑。
9.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白花丹參總菲醌提取物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為片劑、膠囊劑、滴丸、軟膠囊劑及沖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jīng)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461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LNG低溫過程控制安全閥
- 下一篇:一種有線、無線混合接入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