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澄清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2684.X | 申請日: | 2012-01-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9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陳茂彬;汪超;羅軍杰;呂文平;張衛華;尚小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工業大學 |
主分類號: | C12H1/056 | 分類號: | C12H1/056;A23L1/03;A23L2/52;A23L2/70 |
代理公司: | 武漢帥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8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澄清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用復合澄清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澄清處理是生產發酵型酒類產品所必須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澄清處理能提高酒體的感官質量和穩定性。實際生產中所應用的澄清方法有自然澄清法、冷凍沉淀澄清法、離心澄清法、膜過濾澄清法、酶解澄清法以及添加澄清劑澄清法等。其中常用的澄清劑有蛋清、硅藻土、皂土、殼聚糖、PVPP、明膠、單寧、魚膠、干酪素等。
自然澄清法所需處理時間長,效果不明顯,且酒體中所含物質若過于豐富,易造成不穩定,容易出現返渾濁現象;冷凍沉淀法需專用設備,費用高昂,能源消耗高,處理成本過高,離心澄清法也存在此種問題;膜過濾法適合處理原液中懸浮顆粒少且小的液體,但易堵塞膜孔,過濾困難;酶解澄清法需對處理液進行加熱保溫,工藝復雜,操作困難,周期長,且需專用加熱設備;添加澄清劑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速度快,效果明顯的優點,是酒類澄清的最常用方法。但使用常用的澄清劑進行澄清處理時,需根據酒液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澄清機理來選擇不同的澄清劑,將其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下膠過量的風險。
?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快速有效地澄清液體的復合澄清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復合澄清劑,包含K溶液和S溶液,所述的K溶液為含有0.8%-1.2%(w/v)殼聚糖和0.8%-1.2%(v/v)醋酸的水溶液,所述的S溶液為0.8%-1.2%(w/v)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水溶液。
優選地,所述的復合澄清劑由K溶液和S溶液組成,所述的K溶液為含有0.8%-1.2%(w/v)殼聚糖和0.8%-1.2%(v/v)醋酸的水溶液,所述的S溶液為0.8%-1.2%(w/v)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水溶液。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利用上述復合澄清劑進行澄清液體的方法,為如下三種方法的任一種:
①先將所述的K溶液加入待澄清液體中,混合均勻后,加入所述的S溶液,再攪拌均勻,靜置,過濾即可;或
②先將所述的S溶液加入待澄清液體中,混合均勻后,加入所述的K溶液,再攪拌均勻,靜置,過濾即可;或
③將待澄清液體分為兩份,一份加入所述的K溶液混合均勻,另一份加入所述的S溶液混合均勻,再將兩份溶液混合攪拌均勻,靜置,過濾即可。
所述利用上述復合澄清劑進行澄清液體的方法,其中K溶液的加入量為使殼聚糖占待澄清液體質量的0.01%-0.20%,S溶液的加入量為使羧甲基纖維素鈉占待澄清液體質量的0.01%-0.15%。
所述的利用上述復合澄清劑進行澄清液體的方法,其中待澄清液體為果酒、黃酒、果汁、蔬菜汁、茶類或保健飲品。
所述利用上述復合澄清劑進行澄清液體的方法,其中K溶液按如下方法配制:稱取殼聚糖,加入1-5%(v/v)的醋酸溶液,水浴加熱至55-65℃,攪拌直至完全溶解,冷卻后再加水定容,混勻。
所述利用上述復合澄清劑進行澄清液體的方法,其中S溶液按如下方法配制:稱取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去離子水中,攪拌直至完全溶解,再加去離子水定容,混勻。
通過試驗研究發現,本發明涉及的復合澄清劑能大量吸附和包埋液體中的蛋白質、多酚類,果膠等大分子物質和懸浮物,具有澄清速度快,效果明顯,分離容易的特點,從而達到快速、高效澄清的目的。因此,本發明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用途,即上述的復合澄清劑在吸附和/或包埋待澄清液體中的蛋白質、多酚類、果膠大分子物質和懸浮物中的應用。優選地,所述的待澄清液體為果酒、黃酒、果汁、蔬菜汁、茶類或保健飲品。
本發明澄清劑的作用機理是:殼聚糖為堿性多糖,其分子鏈上含有氨基和羥基官能團,在酸性溶液中,氫離子與氨基結合,形成帶正電荷的大分子,羧甲基纖維素鈉屬于陰離子型纖維素醚類,為陰離子型線性高分子。殼聚糖和羧甲基纖維素鈉在溶液中電荷相吸,相互結合絮凝,吸附和包埋液體中的蛋白質、果膠、單寧等大分子和懸浮物,從而達到澄清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工業大學,未經湖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6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