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納米修飾絲網印刷電極及檢測伏馬毒素B1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2405.X | 申請日: | 201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9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嚴亞賢;王元凱;孫建和;王斌;秦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0 | 分類號: | G01N27/30;G01N33/577;G01N27/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納米 修飾 絲網 印刷 電極 檢測 毒素 b1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復合納米材料(碳納米管與膠體金)修飾的絲網印刷電極及檢測伏馬毒素B1的方法。
背景技術
伏馬毒素B1(Fumonisin?B1,FB1)是串珠鐮刀菌在一定濕度和溫度條件下繁殖所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在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1988年,Gelderblom等首次從串珠鐮刀菌培養液中分離出伏馬毒素。伏馬毒素能夠對玉米及其制品造成污染,而且在以谷物為原料的一些產品中如面條、啤酒、調味品,甚至在蘆筍中也檢測到了伏馬毒素。據報道,伏馬毒素與馬腦白質軟化癥,豬的肺水腫癥候群,大鼠肝癌等疾病有關。除上述疾病外,在南非的特蘭斯凱地區和中國林縣地區研究發現,食用伏馬毒素污染的玉米制品與人類食道癌相關。串珠鐮刀菌產生的毒素已經被國際癌癥研究會(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劃分到2B類--可能的人類致癌物。加入WTO之后,農產品及相關食品的國際貿易量日益增加,隨之對進出口產品的生物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保證這類產品的順利上市和食用者的健康,出入境檢疫、海關、生產企業、監督部門等部門迫切需要一種特異、快速、簡便的伏馬毒素檢測方法。
電化學傳感器是將感受的物理量、化學量等信息按一定規律轉換成便于測量和傳輸的電信號的裝置。它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為識別元件,經過理化換能器產生間斷的或連續的信號,再由接受裝置放大或直接收集處理。因為換能器產生的信號強度與被分析物濃度成比例,因此電化學傳感器在一定程度上能精確定量被測物。
隨著電化學檢測方法的發展,利用納米材料作為電極修飾物從而提高電子轉移速度、放大檢測信號、提高檢測靈敏度,成為電化學傳感器的重要領域。其中,多壁碳納米管由于具有較大表面積、為電子轉移提供良好通道、孔穴結構更能增強電子轉移的特點,在電化學傳感器的研究上廣泛應用。而絲網印刷電極相比較普通玻碳電極而言,除了具有良好的電化學表現,還具有以下優勢:1.三電極系統整合在體積較小的基板上;2.可拋棄式,無須再次研磨;3.可大量使用,利于大規?,F場檢測;4.可進行任意修飾,并保存較長時間。
關于伏馬毒素的檢測國內外已建立了多種方法。目前檢測伏馬毒素的方法主要為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和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然而,由于伏馬毒素本身既沒有特異的紫外吸收基團,同時也沒有熒光特性,但在一定條件下伏馬毒素可同某些物質反應形成具有熒光的衍生物,因此熒光衍生劑和衍生方法的選擇與HPLC檢測伏馬毒素的準確度和靈敏性有密切關系。此外該法需要對檢測樣品進行嚴格的預處理,還需要高效液相色譜儀等貴重儀器,同時要求有專業的操作人員,不利于現場常規檢測使用。而ELISA方法雖然較HPLC簡單,可以大批量檢測,但是靈敏度有限,且不宜進行現場檢測。本方法使用儀器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適于現場檢測,同時具有檢測靈敏的特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復合納米材料修飾絲網印刷電極及檢測伏馬毒素B1的方法。本方法使用多壁碳納米管/膠體金/殼聚糖混合物作為電極的修飾系統,利用了多壁碳納米管由于具有較大表面積,能為電子轉移提供良好通道、孔穴結構從而能增強電子轉移的特點以及膠體金由于具有球體結構,在附著在多壁碳納米管上后有增強電子轉移的特點,實現了有效放大檢測信號,從而提高了檢測伏馬毒素B1的靈敏度。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納米修飾絲網印刷電極,所述絲網印刷電極的工作電極的工作區域涂覆有多壁碳納米管-膠體金-殼聚糖混合物膜層。
優選的,所述膠體金為16~18nm。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制備上述的復合納米修飾絲網印刷電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多壁碳納米管活化,并制備膠體金,利用殼聚糖將多壁碳納米管和膠體金混合均勻;
步驟二、將步驟一制得的混合物涂覆在絲網印刷電極的工作電極表面,37℃干燥成膜,即得。
優選的,步驟一中所述多壁碳納米管活化方法具體為:5mg多壁碳納米管溶于15ml體積比為1∶3的HNO3和H2SO4混合而得的活化溶液中,超聲30min后,9000rpm離心5min,去除上清后,加入超純水洗滌,9000rpm離心5min,去除上清,合并殘留物,60℃烘箱烘干,加入5ml水,配制成1mg/ml溶液,4℃貯存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4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動物或礦物中藥中鈣和磷含量的測定方法
- 下一篇:換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