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張緊機構的帶輪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2322.0 | 申請日: | 201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58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溫燕修;孫義田;張一博;徐方;李學威;邊弘曄;鄭鋆;王鳳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7/08 | 分類號: | F16H7/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許宗富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機構 輪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輪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張緊機構的帶輪機構。
背景技術
潔凈機器人是一種在潔凈環境中使用的工業機器人。隨著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其對生產環境的要求也日益苛刻,很多現代工業產品生產都要求在潔凈環境進行,潔凈機器人是潔凈環境下生產需要的關鍵設備。現有的潔凈機器人手臂同步帶張緊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側張緊,即從同步帶的一邊外側用從動輪張緊;另一種是雙內側張緊,即用兩個輪在同步帶的兩側同時張緊。但是,在使用單側張緊方式時,張緊側同步帶張力和非張緊側同步帶受力不一致,這樣會導致機器人的手臂在伸出和收回過程中動態特性不一致。而在使用雙內側張緊時,由于張緊輪的位置是固定的,這樣就不能吸收結構加工誤差產生的同步帶張力變化,此外,雙內側張緊方式雖然解決了受力不一致的問題,但卻是以犧牲同步帶包角為前提的。還有,雙內側張緊的惰輪需要加工齒,而這個齒增加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張緊輪的設計難度。另外,從采用雙內側張緊方式還會增大殼體的尺寸。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帶輪機構,這種帶輪機構能夠保證張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且能夠消除加工誤差對同步帶張力的影響。
一種帶輪機構,包括一個驅動輪、一個從動輪及一條同步帶,所述同步帶套在驅動輪與從動輪上,驅動輪轉動通過同步帶同步驅使從動轉動,所述帶輪機構還包括一個張緊機構,張緊機構包括有一個擺桿、兩個張緊輪、一個固定的轉動軸及一個調整彈簧,所述擺桿轉動固定在轉動軸上,所述兩個張緊輪轉動固定在所述擺桿的相對兩端上,并擠壓同步帶,所述調整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擺桿上,另一端固定在一不與擺桿隨動的結構上。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調整彈簧為拉伸彈簧。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同步帶位于兩張緊輪之間。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兩張緊輪位于驅動輪與從動輪之間。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不與擺桿隨動的結構為另一擺桿,轉動固定在所述轉動軸上,所述兩擺桿能夠繞所述轉動軸相對轉動。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另一擺桿上也設有兩個擠壓所述同步帶的張緊輪。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兩擺桿相互交叉。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張緊輪的直徑既小于驅動輪的直徑,又小于從動輪的直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帶輪機構中,通過一個擺桿上的兩個張緊輪擠壓同步帶能夠保證張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而張緊輪的位置可則能夠消除加工誤差對同步帶張力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帶輪機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的一結構原理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3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