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底殼構造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2164.9 | 申請日: | 201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95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榎田智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協西川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M11/00 | 分類號: | 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底殼 構造 | ||
1.一種油底殼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底殼(1),該油底殼(1)設置在發動機下部且發動機機油(E)貯存在該油底殼(1)的內部;
機油擋板(2),該機油擋板(2)接收從發動機滴下的發動機機油(E)并使其返回油底殼(1);以及
機油通路體(4),該機油通路體(4)在所述油底殼(1)內沿上下方向延伸、將由所述機油擋板(2)接收的發動機機油(E)朝著油底殼(1)下部引導且形狀近似筒狀,
所述油底殼(1)的內部空間被所述機油通路體(4)劃分為該機油通路體(4)內側的第一機油貯存室(X)和該機油通路體(4)外側的第二機油貯存室(Y),
在所述機油通路體(4)和所述油底殼(1)底之間,設置有使所述發動機機油(E)在所述第一機油貯存室(X)和所述第二機油貯存室(Y)之間流通的流通口(9),
在所述油底殼(1)內的所述第一機油貯存室(4)一側設置有機油粗濾器(3)的吸油口(31),
該油底殼構造進一步包括根據發動機的運轉狀態調節所述流通口(9)的開口面積(S)的開口面積調節機構(M),
為了不完全妨礙發動機機油(E)在所述流通口(9)中流通,所述開口面積調節機構(M)將開口面積(S)調節為最小開口面積(S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殼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開口面積調節機構(M)包括:被設置成相對于所述機油通路體(4)自由滑動且形狀近似筒狀的隔離壁體(5),利用該隔離壁體(5)的滑動來調節所述開口面積(S)。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殼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離壁體(5),嵌在所述機油通路體(4)外側,沿著所述機油通路體(4)的外壁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殼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開口面積調節機構(M)包括用來使所述隔離壁體(5)移動的齒輪傳遞機構(6)。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油底殼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開口面積調節機構(M)包括控制單元(C),
在發動機處于冷機狀態時,該控制單元(C)將所述開口面積(S)控制為比發動機處于熱機狀態時窄;而當發動機轉速超過規定轉速時,該控制單元(C)則控制所述開口面積(S)增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協西川株式會社,未經大協西川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16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