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扭轉振動衰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80074564.4 | 申請日: | 201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7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山田正信;片岡悠紀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15/133 | 分類號: | F16F15/133;F16D13/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楊光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扭轉 振動 衰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扭轉振動衰減裝置,特別是涉及如下扭轉振動衰減裝置:其夾裝在車輛的內燃機與驅動傳遞系統之間,經由臂部件以及彈性部件相對旋轉自如地連接第1旋轉部件和第2旋轉部件使得在第1旋轉部件與第2旋轉部件之間傳遞轉矩。
背景技術
以往以來,經由具有變速器等的驅動傳遞系統將內燃機和/或電動馬達等驅動源與車輪等連結,從驅動源經由驅動傳遞系統向車輪傳遞動力。然而,與驅動源連結的驅動傳遞系統,例如會因扭轉振動而產生嘎嗒聲和/或悶響,該扭轉振動的起振源是由內燃機的轉矩變動所引起的旋轉變動。
所謂嘎嗒聲,是指變速齒輪組的空轉齒輪對因扭轉振動而碰撞所產生的嘎嗒嘎嗒的異常聲音,該扭轉振動的起振源是由內燃機的轉矩變動所引起的旋轉變動。另外,悶響是因由驅動傳遞系統的扭轉共振所引起的振動而在車艙內產生的異常聲音,該驅動傳遞系統的扭轉共振的起振力為內燃機的轉矩變動,驅動傳遞系統的扭轉共振例如存在于穩態區域。
以往以來,已知有如下扭轉振動衰減裝置:將內燃機和/或電動馬達等驅動源與車輪等連結來傳遞來自驅動源的轉矩,并且吸收驅動源與具有變速齒輪組的驅動傳遞系統之間的扭轉振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該扭轉振動衰減裝置具備:凸輪部,其在外周部具有凸輪面,并構成為凸輪面的曲率沿周向變化;圓盤板,其設置在與凸輪部相同的軸線上,相對于凸輪部相對旋轉自如;以及彈性部件,其設置在凸輪部與圓盤板之間且在凸輪部與圓盤板相對旋轉時彈性變形。
另外,該扭轉振動衰減裝置具備臂部件,該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部的凸輪面接觸并且另一端部被彈性部件施力,在凸輪部與圓盤板相對旋轉時,以設置于圓盤板的轉動支點部為中心轉動而使彈性部件彈性變形,從而在凸輪部與圓盤板之間傳遞轉矩。
對于該扭轉振動衰減裝置,通過伴隨凸輪部的旋轉而擺動臂部件并使彈性部件彈性變形,能夠擴大凸輪部與圓盤板的扭轉角的范圍。
由此,能夠整體降低凸輪部與圓盤板的扭轉剛性,能夠充分地衰減嘎嗒聲和/或悶響而提高振動的衰減性能。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WO2011/06781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這樣的以往的扭轉振動衰減裝置,因為在凸輪部與圓盤板相對旋轉時,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部的凸輪面的接觸壓力變高,所以存在產生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面的接觸部位的磨損和/或熱粘等的危險。因此,需要潤滑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面的接觸部位,還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以往的問題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潤滑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面的接觸部位來防止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面的接觸部位的磨損和/或熱粘等的扭轉振動衰減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涉及的扭轉振動衰減裝置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而具備:第1旋轉部件;第2旋轉部件,其設置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方;至少1個彈性部件,其設置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與所述第2旋轉部件之間,且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與所述第2旋轉部件相對旋轉時,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與所述第2旋轉部件之間彈性變形;凸輪部,其設置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周部,且具有構成為曲率沿周向變化的凸輪面;以及臂部件,其一端部與所述凸輪部的外周部接觸,并且另一端部被所述彈性部件施力,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與所述第2旋轉部件相對旋轉時,以設置于所述第2旋轉部件的轉動支點部為中心轉動而使所述彈性部件彈性變形,從而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與所述第2旋轉部件之間傳遞轉矩,所述扭轉振動衰減裝置構成為,所述第2旋轉部件包圍所述彈性部件、所述臂部件以及所述凸輪部地安裝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周部,從而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周部與第2旋轉部件的軸線方向內周部之間形成供收容潤滑劑的空間,在所述第2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內方與所述第2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周部之間夾裝有密封部件,并且在所述第1旋轉部件形成有使所述空間與所述空間的外部連通的連通孔。
對于該扭轉振動衰減裝置,第2旋轉部件包圍彈性部件、臂部件以及凸輪部地安裝在第1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周部,從而在第1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周部與第2旋轉部件的軸線方向內周部之間形成供潤滑劑收容的空間,在第1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外周部與第2旋轉部件的半徑方向內周部之間夾裝有密封部件。
由此,能夠通過密封部件來密閉空間,通過收容于空間的潤滑劑來向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部的凸輪面的接觸部位供給潤滑劑。因此,能夠防止產生臂部件的一端部與凸輪面的磨損和/或熱粘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800745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