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電燙切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503400.6 | 申請日: | 2011-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677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8 |
| 發明(設計)人: | 陸曉燕;朱順興;王東峰;袁遠;陳磊;廖冰輝;孫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優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1/04 | 分類號: | B26D1/04;B26D7/18;B26D7/08;B26D7/26;B26D7/27;B26D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楊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電燙 切割 裝置 | ||
1.智能電燙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結構包括傳動機構、刀具機構、氣動機構、控制機構、腳輪、主框架,主框架由左支架、右支架、左箱體、右箱體、中間箱體、橫梁及導軌構成,橫梁裝置于左、右支架間的上部,導軌安裝于橫梁上,右箱體內安裝有控制機構,控制機構的電機輸出軸通過傳動軸與傳動機構聯接,傳動機構安裝于中間箱體上端及左、右支架間,氣動機構安裝于中間箱體內,刀具機構通過上滑塊固定架安裝于橫梁上,腳輪安裝于主框架下端,左、右支架外側均安裝有防護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燙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其結構上主要包括:電機,傳輸帶,同步帶,控制氣缸以及滾筒和軸承,電機設置于橫梁上側端,電機與同步帶一聯接,控制氣缸連接有軸承,控制氣缸與氣缸控制開關聯接,軸承上同步帶二聯接,軸承上分別套有主動、從動滾筒,滾筒上有傳輸帶,主動滾筒上方配套安裝有滾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燙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具機構,通過上滑塊固定架固定于橫梁上,可以導軌滑動,其主要結構由隔熱板、刀具安裝支架、托塊、旋轉把手、軸套、旋轉氣缸、導管、光桿、蓋板、導向板、升降氣缸、懸掛塊、螺紋板、調整螺桿、壓塊構成,壓塊與調整螺桿相連,調整螺桿下端穿過螺紋板與懸掛塊相連,升降氣缸通過氣缸安裝支架固定于懸掛塊上,有升降氣缸的下端為導向板,導管通過導管安裝支架安裝于導向板下端,左、右蓋板?間安裝有兩個光桿,光桿上端安裝有光桿壓板,光桿與導向板連接處安裝有軸承及軸承墊圈,導管下端穿過下蓋板自上而下依次與旋轉氣缸、軸套、旋轉把手、托塊相連接,導管的下端連接至刀具安裝托架,刀具安裝托架固定于隔熱板上,刀具的兩側設置有防塵罩。
上述升降氣缸及旋轉氣缸通過空壓機接口與外置空壓機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燙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動機構,主要由抽風箱體、支撐架、網板、蓋板、小蓋板、出風口及抽風機構成,抽風箱體上方用沉頭螺釘安裝有網板,抽風箱體一側上安裝有蓋板,另一側面安裝有小蓋板,抽風箱體通過支撐架固定于中間箱體上并與中間箱體內的抽風機吸風口相連接,抽風機還與安裝于左箱體內的出風口相連,網板上設置均勻分布的網孔,蓋板及小蓋板用來清除箱體內的碎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燙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機構,主要由電機、氣缸、電源、控制單元、控制開關、操作面板構成,操作面板、控制開關安裝于右箱體正面,控制單元安裝于箱體內,控制單元內植入有與操作裝置配套的終端軟件,操作面板采用觸摸屏可觸控操作,控制開關包括電源開關、緊急開關。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電燙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同步帶兩端均設置有同步帶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優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優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50340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