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裝載機的反轉八連桿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86952.3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800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慶鉆;黃陽印;郭濤;楊榮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3/36 | 分類號: | E02F3/36;E02F3/3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許偉 |
| 地址: | 361004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裝載 反轉 連桿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裝載機的反轉八連桿機構。
背景技術
裝載機是一種高效率的工程機械設備,它廣泛地應用于公路、鐵路、港口、碼頭、煤炭、礦山、水利、國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設等場所的鏟裝作業,現有技術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為連桿機構,通常為反轉六連桿機構或平行正轉連桿機構。反轉六連桿機構10(如圖1所示)具有地面位置鏟斗掘起力傳力比大、鏟斗卸料速度快等優點,但是在較短的動臂下,其較高的卸載高度和較短的卸載距離是無法達到各傳動角需為12°以上的設計要求,且其自動放平性和平移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鏟斗平移性和放平性好、傳動效果好的新型裝載機的反轉八連桿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裝載機的反轉八連桿機構,它包括前車架、動臂油缸、動臂、轉斗油缸、第一搖臂、第一拉桿、第二搖臂、第二拉桿、鏟斗;所述的動臂的尾端分別與前車架的兩側相鉸接,動臂的前端分別與鏟斗的底部相鉸接,且在兩動臂之間至少設置一橫桿;;兩動臂油缸的尾端分別與前車架的兩側相鉸接,兩動臂油缸的頂桿端部分別與對應的動臂的中部相鉸接,轉斗油缸的尾端與前車架相鉸接;所述的第一搖臂的中部鉸接于動臂中部橫桿向外延伸的鉸接部構成其回轉點,第一搖臂的上端與轉斗油缸的頂桿端部相鉸接,第一搖臂的下端與第一拉桿的一端相鉸接,第一拉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搖臂的上端、第二拉桿的一端鉸接,第二拉桿的另一端與鏟斗的中部相鉸接,第二搖臂的另一端與動臂的前部鉸接;所述的動臂與車架的鉸接點至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I: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至鏟斗前端的直線距離IK: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至鏟斗和第二拉桿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IH:鏟斗和第二拉桿的鉸接點至第二拉桿和第二搖臂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HF:第二拉桿和第二搖臂的鉸接點至第二搖臂的與動臂鉸接的回轉點的直線距離FG:第二搖臂和動臂的鉸接點至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GI:第二搖臂和第一拉桿的鉸接點至第一搖臂和第一拉桿鉸接點的直線距離DF:第一搖臂和第一拉桿的鉸接點至第一搖臂和動臂鉸接點的直線距離DC:第一搖臂和動臂中部橫桿向外延伸鉸接部的鉸接點至第一搖臂和轉斗油缸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CB:第一搖臂和轉斗油缸的鉸接點至轉斗油缸和車架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AB:動臂和車架的鉸接點至車架和動臂油缸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J:動臂和車架的鉸接點至車架和轉斗油缸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A:動臂和車架的鉸接點至動臂和動臂油缸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E為:1890-1960:840-890:320-350:420-460:400-440:300-340:550-580:470-510:430-470:1040—1080:190-220:1100-1600。
所述的動臂與車架的鉸接點至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I: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至鏟斗前端的直線距離IK: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至鏟斗和第二拉桿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IH:鏟斗和第二拉桿的鉸接點至第二拉桿和第二搖臂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HF:第二拉桿和第二搖臂的鉸接點至第二搖臂的與動臂鉸接的回轉點的直線距離FG:第二搖臂和動臂的鉸接點至動臂和鏟斗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GI:第二搖臂和第一拉桿的鉸接點至第一搖臂和第一拉桿鉸接點的直線距離DF:第一搖臂和第一拉桿的鉸接點至第一搖臂和動臂鉸接點的直線距離DC:第一搖臂和動臂中部橫桿向外延伸鉸接部的鉸接點至第一搖臂和轉斗油缸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CB:第一搖臂和轉斗油缸的鉸接點至轉斗油缸和車架的鉸接點的直線距離AB:動臂和車架的鉸接點至車架和動臂油缸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J:動臂和車架的鉸接點至車架和轉斗油缸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A:動臂和車架的鉸接點至動臂和動臂油缸鉸接點的直線距離OE為:1925.2:870.5:333.6:446.5:424.6:323.2:565.2:499.8:456.8:1068.6:389:208.6:1133。
所述的第一拉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搖臂的上端鉸接,第二拉桿的一端鉸接在第二搖臂的上部且其鉸接點位于第一拉桿與第二搖臂鉸接點的下方。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實用新型設計出合理的動臂、搖臂、鏟斗、拉桿、動臂油缸和轉斗油缸之間的平面投影距離的比例關系,在較短的動臂和較大的提升角度下,能夠達到較高的卸載高度,較小的卸載距離,鏟斗的平移性較好(在2°內變化),鏟斗的自動放平性好(能夠自動放平,提高工作效率),各連桿的傳動角都在12°至168°之間(傳動效果好)。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869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