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城市廢氣回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88807.1 | 申請日: | 2011-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120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樹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天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26 | 分類號: | B01D53/26;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龐學欣 |
| 地址: | 301804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市 廢氣 回收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設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城市廢氣回收設備。
背景技術
廢氣通常是指下水道混合氣體,也稱沼氣,其主要成分為甲烷、硫化氫、氯化氫以及一些烴類物質。雖然該混合氣體為環境污染源之一,但屬于可再生能源,若加以合理利用,不僅能夠減少環境污染,避免由于該混合氣體含量過高而發生的爆炸,改善生態環境,而且還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農村中已經存在成型的沼氣生產和利用裝置,但一般是每戶或每村設置一臺,因此局限性比較大。由于城市中擁有龐大的下水道網絡,并且具有相當可觀的廢氣含量,雖然目前城市中具有比較完善的廢氣分析、檢測、分離、壓縮、儲存等各種系統,但沒有專用的氣體回收設備,這樣就會造成較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種利于環保且經濟效益顯著的城市廢氣回收設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城市廢氣回收設備包括:收集器、過濾器、干燥器、緩沖器、壓縮機組和儲氣罐;其中:收集器用于對城市廢氣進行收集,其出口通過管路與過濾器相連接;過濾器為氣體過濾裝置,用于濾除已收集的城市廢氣中的大顆粒雜質,其出口通過管路與干燥器相連接;干燥器為氣體干燥設備,用于將粗濾之后的城市廢氣進行干燥,其出口通過管路與緩沖器相連接;緩沖器用于將干燥后的城市廢氣進行穩壓,其出口通過管路與壓縮機組相連接;壓縮機組為氣體壓縮裝置,其出口通過管路與儲氣罐相連接;儲氣罐為密閉容器,用于存儲混合氣體。
所述的儲氣罐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其中固定式儲氣罐設置在固定的地方,移動式儲氣罐設置在車輛上,以便于城市廢氣的收集和運輸。
所述的收集器、過濾器、干燥器、緩沖器、壓縮機組和儲氣罐能夠全部設置在車輛上,由此構成城市廢氣回收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城市廢氣回收設備不僅能夠減少城市環境污染,實現能源的循環再利用,而且由于城市廢氣資源豐富,因此可持續性開發,并且存在巨大的開發潛力,所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另外,本回收設備還具有結構設置合理、成本較低、操作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城市廢氣回收設備組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城市廢氣回收設備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城市廢氣回收設備包括:收集器1、過濾器2、干燥器3、緩沖器4、壓縮機組5和儲氣罐6;其中:收集器1用于對城市廢氣進行收集,其出口通過管路與過濾器2相連接;過濾器2為氣體過濾裝置,用于濾除已收集的城市廢氣中諸如灰塵、油污等大顆粒雜質,其出口通過管路與干燥器3相連接;干燥器3為氣體干燥設備,用于將粗濾之后的城市廢氣進行干燥,其出口通過管路與緩沖器4相連接;緩沖器4用于將干燥后的城市廢氣進行穩壓,其出口通過管路與壓縮機組5相連接;壓縮機組5為氣體壓縮裝置,其出口通過管路與儲氣罐6相連接;儲氣罐6為密閉容器,用于存儲混合氣體。
所述的儲氣罐6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其中固定式儲氣罐設置在固定的地方,移動式儲氣罐設置在車輛上,以便于城市廢氣的收集和運輸。
所述的收集器1、過濾器2、干燥器3、緩沖器4、壓縮機組5和儲氣罐6能夠全部設置在車輛上,由此構成城市廢氣回收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城市廢氣回收設備在使用時,首先需要對城市廢氣進行抽樣檢測、評估,若符合評估含量標準,則可以進行回收。回收過程如下:首先利用收集器1上的收集管將城市廢氣收集到其內部,然后經過過濾器2進行過濾,以濾除其中夾雜的諸如灰塵、油污等大顆粒雜質,再經干燥器3進行干燥,然后進入緩沖器4進行穩壓,再經過壓縮機組5進行壓縮,最后將壓縮后的混合氣體輸送到儲氣罐6之中存儲起來,以供下一步的回收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天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天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888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