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鏟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47231.7 | 申請日: | 2011-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552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軍;王步康;雷煌;柳玉龍;韓霏;周旭;趙明崗;潘成杰;劉希望;劉文濤;晏偉光;賀克偉;申進杰;郭文娟;王彬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山西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3/96 | 分類號: | E02F3/96;E02F9/00;E02F9/20;E02F9/22;E21F1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蘭 |
| 地址: | 030006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鏟運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鏟運機,屬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備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采煤巷道是一個狹小的作業場所,巷道狹窄、地面起伏,環境十分惡劣,這就需要能適應井下采煤作業的輔助運輸鏟運機械。
煤礦井下采掘出的料石、碎煤需要清理,設備、輔助材料如水管、電纜、工具等需要短距離搬運,巷道的鏟平、修整、架設電纜、舉升人員、升降物料都需要鏟運設備,目前使用的鏟運設備大都依靠進口,易損件短缺,維修困難。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的狀況,根據我國煤田地質條件、大中型煤礦采掘現狀、設計一種新型的能適應煤礦井下惡劣環境作業的多功能鏟運機,采用大功率防爆柴油發動機做動力,采用快換工作機構、液壓傳動、氣馬達起動、集中自動潤滑、液壓氣動結合、瓦斯停機保護,集機械、電氣、液壓、氣動于一體,以提高煤礦井下鏟運機的性能和使用范圍。
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主要結構由:前機架、后機架、絞接架、駕駛室、前輪、后輪、鏟運快換機構、防爆柴油發動機、廢氣處理箱、水箱、儲氣罐、空氣濾清器、柴油箱、氣啟動機構、散熱器、儀表箱、液壓油箱、變速箱、傾翻油缸、提升油缸、轉向油缸組成;
鏟運機前部為前機架,通過絞接架聯接后機架;前機架的下部分左右對稱設有左前輪、右前輪,后機架的下部分左右對稱設有左后輪、右后輪;前機架的后部設置駕駛室,駕駛室通過傾翻油缸、左右杠桿梁聯接前部的鏟運快換機構,前機架的右上部設有照明燈;后機架的后上部中間位置為防爆柴油發動機,防爆柴油發動機左部設有氣啟動機構、廢氣處理箱、柴油箱、右部設有空氣濾清器、水箱、儲氣罐、后部設有散熱器;后機架的前上部分左右設有儀表箱、液壓油箱、中間設有變速箱,變速箱通過傳動軸與前后橋相聯接;左右后輪的上部設有蓋板;前機架、后機架的中間連接部設有左轉向油缸、右轉向油缸;各聯接部由螺栓固定,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
所述的鏟運快換機構主體為左右杠桿梁,左右杠桿梁下部通過左右提升油缸聯接左右支撐座,左右杠桿梁通過傾翻油缸聯接連接架,連接架聯接鏟架;傾翻油缸、左右提升油缸通過管路與液壓機構聯接。
所述的氣啟動機構的主體為氣啟動馬達,氣啟動馬達下部通過進氣管、出氣管聯接延時閥,延時閥聯接過濾器,過濾器通過管路聯接儲氣管,氣啟動馬達右端部設有齒輪,齒輪與防爆柴油發動機的起動齒輪嚙合聯接。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先進性,是針對采煤巷道狹窄、環境惡劣的情況,設計的多功能鏟運機,采用大功率防爆柴油機做動力,前后輪采用實心膠輪,鏟運快換機構可視需要快換多種工作裝置,采用氣馬達啟動,更加安全,設有瓦斯停機保護機構,內藏式雙舉升油缸+傾翻油缸,裝卸更加快速,載重量為7t,可適應搬運多種設備、工具、材料,此機設計先進合理,安全穩定可靠,操作使用方便,是十分理想的煤礦井下多功能鏟運機。
附圖說明
圖1為鏟運機整體結構圖
圖2為鏟運機主視圖
圖3為鏟運機俯視圖
圖4為鏟運機鏟運快換機構圖
圖5為氣啟動機構主視圖
圖6為氣啟動機構側視圖
圖中所示,附圖標記清單如下:
1、前機架,2、后機架,3、鉸接架,4、駕駛室,5、左前輪,6、右前輪,7、左后輪,8、右后輪,9、鏟運快換機構,10、傾翻油缸,11、儀表箱,12、液壓油箱,13、變速箱,14、防爆柴油發動機,15、廢氣處理箱,16、柴油箱,17、儲氣罐,18、水箱,19、氣啟動機構,20、散熱器,21、左轉向油缸,22、右轉向油缸,23、左提升油缸,24、右提升油缸,25、左蓋板,26、右蓋板,27、連接架,28、鏟架,29、左杠桿梁,30、右杠桿梁,31、左支撐座,32、右支撐座,33、延時閥,34、過濾器,35、進氣管,36、出氣管,37、齒輪,38、照明燈,39、氣啟動馬達,40、空氣濾清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2、3所示,為鏟運機整體結構圖,各部位置,聯接關系要正確,安裝牢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山西煤機裝備有限公司,未經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山西煤機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72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頻破碎錘
- 下一篇:一種設備地腳螺栓預留孔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