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動力車的換檔系統控制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62114.4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3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金尚準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20/00 | 分類號: | B60W20/00;B60W10/06;B60W10/11;B60W1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換檔 系統 控制 | ||
1.一種用于控制混合動力車的換檔系統的方法,所述混合動力車具有:包含至少一個行星齒輪組和多個摩擦元件的變速器,包含發動機和第一、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驅動源,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電動機/發電機提供動力的電池,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變速器和所述驅動源的工作的至少一個控制單元,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當前檔位是否處于空檔;
響應于當前檔位處于空檔,將所述發動機的轉矩控制成與摩擦轉矩相對應并且將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轉矩控制成“0”;以及
如果所述發動機的轉矩對應于所述摩擦轉矩并且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轉矩為“0”,則將提供給所述摩擦元件的工作液壓控制成“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確定在發動機速度穩定時所述變速器是否處于空檔;以及
響應于在所述發動機速度穩定時所述變速器處于空檔,將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轉矩控制成充電轉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電動機/發電機是起動電動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發動機的轉矩控制成與摩擦轉矩相對應并且將所述第二電動機/發動機的轉矩控制成“0”,是通過LPF(低通濾波器)控制來實現的。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當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被控制成充電轉矩時,由所述發動機的怠速轉矩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控制單元包括:
中央控制單元;
發動機控制單元,被配置成從所述中央控制單元接收發動機轉矩目標值,并控制所述發動機的操作;
電動機控制單元,被配置成從所述中央控制單元接收電動機轉矩目標值,并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操作;以及
變速器控制單元,被配置成從所述中央控制單元接收所要求的換檔模式,改變所述變速器的換檔模式,并且將當前換檔模式傳送給所述中央控制單元。
7.一種混合動力車,包括:
變速器,包括至少一個行星齒輪組和多個摩擦元件;
驅動源,包括發動機和第一、第二電動機/發電機;
電池,向所述第一、第二電動機/發電機提供動力;和
至少一個控制單元,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變速器和所述驅動源的操作,所述至少一個控制單元被具體配置成:
確定當前檔位是否處于空檔;
響應于當前檔位處于空檔,將所述發動機的轉矩控制成與摩擦轉矩相對應并將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轉矩控制成“0”;并且
如果所述發動機的轉矩與所述摩擦轉矩相對應并且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轉矩為“0”,則將提供給摩擦元件的工作液壓控制成“0”。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控制單元還被配置成:
確定在發動機速度穩定時所述變速器是否處于空檔;并且
響應于在所述發動機速度穩定時所述變速器處于空檔,將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轉矩控制成充電轉矩。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第一電動機/發電機是起動電動機。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還包括:低通濾波器(LPF),其中將所述發動機的轉矩控制成與摩擦轉矩相對應并且將所述第二電動機/發動機的轉矩控制成“0”,是通過LPF控制來實現的。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其中當所述第二電動機/發電機被控制成充電轉矩時,由所述發動機的怠速轉矩對所述電池進行充電。
12.如權利要求1的車輛,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控制單元包括:
中央控制單元;
發動機控制單元,被配置成從所述中央控制單元接收發動機轉矩目標值,并控制所述發動機的操作;
電動機控制單元,被配置成從所述中央控制單元接收電動機轉矩目標值,并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電動機/發電機的操作;以及
變速器控制單元,被配置成從所述中央控制單元接收所要求的換檔模式,改變所述變速器的換檔模式,并且將當前換檔模式傳送給所述中央控制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6211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