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植物及植物制品中非蛋白質氮含量的測定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60000.6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99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孔浩輝;程志穎;張心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3 | 分類號: | G01N21/33;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制品 中非 蛋白質 含量 測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氮的分析測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植物及植物制品中非蛋白質氮含量的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氮是植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被稱為生命元素,氮素代謝在植物的新陳代謝中占主導地位。植物中的氮可分為蛋白質氮和非蛋白質氮,蛋白質氮是植物正在利用的氮含量;非蛋白質氮主要包括氨基酸、生物堿、硝酸鹽、亞硝酸鹽和氨鹽等,是一種儲藏形式的氮;總氮則代表植物總的氮元素的吸收情況。植物中氮的含量隨著其生理狀況及環境條件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所以測定其中不同形式氮的含量對研究植物的氮素吸收、運輸和代謝規律,了解植物的生長狀況,以及確定植物制品的品質、營養價值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植物制品,測定其中非蛋白質氮含量還有助于確定其中蛋白質氮的真實含量,有利于對其品質進行評價。
對于氮含量的測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將樣品中的含氮化合物消解,得到硝酸鹽,然后將得到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利用亞硝酸鹽與磺胺和N-萘基乙二胺鹽酸鹽顯色的性質,采用分光光度法對其進行測定。如鄒琳等采用流動注射分析儀測定了水中的總氮和總磷的含量(鄒琳,周圣東,陳衛.高壓消解/流動注射光度法同時測定水中總氮與總磷.中國給水排水,2009,25(22):93~97.),其過程為:在110℃下,將水樣經過堿性過硫酸鉀和硫酸兩次消解,得到的消解產物分別進入流動注射分析儀中的總氮、總磷分析系統,得到水樣中總氮、總磷的含量。在總氮分析系統中,消解產物通過一個鍍銅的鎘圈后,硝酸根被定量還原為亞硝酸根,在酸性條件下,亞硝酸根與磺胺和N-萘基乙二胺鹽酸鹽在45℃恒溫條件下反應生成紫紅色物質,其最佳吸收波長為550nm,采用分光光度法對得到的紫紅色物質進行測定,得到水中的總氮含量。
高壓消解對非蛋白質氮中的無機氮消解效果較好,但是對于植物堿、氨基酸類的非蛋白質氮,如煙堿、茶堿、亮氨酸等來說,由于其結構較為復雜,采用高壓消解時存在消解不完全、不徹底的現象,從而造成對非蛋白質氮測定的回收率低,得到的測量結果不準確。尤其對于植物及植物制品來說,其大部分非蛋白質氮屬于植物堿或氨基酸類,而且植物及植物制品中還含有還原性成分,如糖類,這些還原性成分會與氧化劑反應,從而影響對含氮組分的消解,造成其消解不完全和不徹底,采用上述方法對其中的非蛋白質氮含量進行測定時,得到的消解產物不夠完全和徹底,導致測定結果不準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及植物制品中非蛋白質氮含量的測定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對非蛋白質氮的測定具有較高的回收率,得到的植物及植物制品中非蛋白質氮含量的測定結果準確。
本發明提供一種植物及植物制品中非蛋白質氮含量的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分離植物及植物制品中的蛋白質氮,得到含有非蛋白質氮的待測試樣;
b)在加熱條件下,向所述待測試樣中加入過硫酸鉀,得到混合溶液;
c)將所述混合溶液依次經過紫外催化和高溫加熱,得到消解產物;
d)檢測所述消解產物,得到紫外光譜數據;
e)根據所述紫外光譜數據和預定的標準曲線,得到植物及植物制品中非蛋白質氮含量。
優選的,所述紫外催化為在非硫酸酸性環境中進行紫外催化。
優選的,所述紫外催化的溫度為90℃~110℃。
優選的,所述高溫加熱的溫度為95℃~150℃。
優選的,所述高溫加熱為加壓高溫加熱。
優選的,所述加壓高溫加熱的壓力為5Psi~8Psi。
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的加熱溫度為90℃~110℃。
優選的,所述步驟a)具體為:
向植物及植物制品中加入蛋白質變性試劑,加熱得到的混合物,分離后得到含有非蛋白質氮的待測試樣。優選的,所述蛋白質變性試劑為有機酸。
優選的,所述步驟b)前還包括:
向所述待測試樣中加入過氧化氫,除去所述待測試樣中的還原性組分;
和/或向所述待測試樣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所述待測試樣中的無機色素;
和/或向所述待測試樣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除去所述待測試樣中的金屬離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600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產品的智能分類方法
- 下一篇:終端上的多項文件復制方法及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