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7838.X | 申請日: | 201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24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靈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愛仕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4 | 分類號: | B22C9/24;B22C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強 |
| 地址: | 20171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缸蓋 重力 澆鑄 工藝 | ||
1.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包括:制模步驟,澆鑄步驟和開模步驟:
所述制模步驟完成后所得到用于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的模具包括:底模(1)、進氣側模(2)、排氣側模(3)、前端模(4)、后端模(5)和水套砂芯(7),所述底模(1)、所述進氣側模(2)、所述排氣側模(3)、所述前端模(4)和所述后端模(5)圍成所述模具的型模,所述型模的模腔內放置水套砂芯(7),所述水套砂芯(7)的下表面和所述模腔的底面之間為所述模具的型腔(8);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套砂芯(7)設置若干上下貫穿所述水套砂芯(7)的砂芯進氣孔(71)和若干上下貫穿所述水套砂芯的砂芯排氣孔(72),所述水套砂芯(7)的上表面設置砂芯空腔(73),所述砂芯空腔(73)上設置砂芯端蓋(74),將所述砂芯空腔(73)封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套砂芯(7)上,,所述砂芯空腔(73)位于所述砂芯進氣孔(71)和所述砂芯排氣孔(7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還包括模架(6),所述底模(1)設置于所述模架(6)上,所述模架(6)上設置導軌(61),所述進氣側模(2)和所述排氣側模(3)設置于所述導軌(61)上,并可沿所述導軌(61)滑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模步驟是通過移動所述進氣側模(2)和所述排氣側模(3)來進行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模(4)上設置澆口杯(41),所述澆口杯(41)通過冒口連接所述型腔(8),澆鑄步驟中,金屬熔液澆入所述澆口杯(41)內,所述金屬熔液經所述冒口,進入所述型腔(8)內,并在所述型腔(8)內冷卻凝固成型。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模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在所述水套砂芯(7)放入所述型模的模腔模腔前,所述型模在200℃-350℃下預熱,并去除所述模腔表面的銹跡,并在所述模腔的表面涂覆脫模劑。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模(1)的底面設置若干盲孔(11),所述盲孔(11)中設置冷卻機構(12),所述冷卻機構(12)由冷卻介質進口(121)、冷卻介質流道(122)和冷卻介質出口(123)組成,所述冷卻介質入口(121)連接水源或者空氣壓縮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發動機缸蓋重力澆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機構(121)和所述盲孔(11)的側壁之間設置隔熱層(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愛仕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愛仕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783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鼠標
- 下一篇:具有多層發光圖案的顯示裝置以及輸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