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龍珠形綠茶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449376.7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44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艷麗;李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嶗鄉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5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龍珠形 綠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綠茶的生產方法,尤其是一種龍珠形綠茶的生產方法,屬于茶葉制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茶葉生產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生產技術,茶葉的質量取決于鮮葉品質及加工技術。茶葉除了自然環境、品種導致的各自不同的內含物質成分及香氣特點以外,茶葉的形狀、色澤、滋味的形成都要靠加工技術來解決,因此,制茶工藝也是保證茶葉質量的關鍵。申請號為931006155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綠茶的制備方法,通過高溫蒸汽殺青,初揉再揉、毛火、足火干燥,加蠟復炒等工序制作,茶葉湯色呈嫩綠色。申請號為201010598007X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高品質綠茶的制作方法,該制作方法由殺青、理條整形、烘焙等步驟完成,制得的綠茶,用開水沖泡后,能達到湯色嫩綠、茶味濃厚、透明度高的效果,可以實現流水作業,提高生產效率。申請號為2009102239285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綠茶的制作方法,其以夏、秋茶鮮葉為原料,經選擇鮮葉原料、鮮葉攤放、曬青、晾青、搖青、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用該方法制作的夏、秋葉茶,其外觀、口感等不次于傳統春葉綠茶品質,具有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等優點。申請號為200410046780X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綠茶的制備方法,在未下雨的天氣下,折采一芽一葉初展的鮮葉為原料,經萎調攤放、高溫殺青、二次揉捻、一次復炒、細慢整形、快速提毫、慢速提香的方法制備而成,產出的茶具有毫多形美、湯色黃綠明亮、香高而長、味醇耐泡的特點,茶葉價格比傳統綠茶的價格要高出20多倍。但上述工藝生產的綠茶條索較松,外形不夠美觀,滋味不夠純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龍珠形綠茶的生產方法,以使制備的茶葉外觀呈螺旋圓珠狀,顆粒細嫩重實,色澤墨綠瑩潤,沖泡形似蘭花舒展、香氣濃高鮮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龍珠形綠茶的生產方法,其包括下列內容:
1.采摘一芽二葉初展到一芽二葉開展、葉長為3厘米左右,勻凈整齊的鮮茶葉,用清水將采摘的鮮茶葉清洗干凈,揀剔后攤放,將鮮茶葉表面水分除去;
2.將鮮茶葉進行殺青處理,鍋溫180-200℃,殺青時間4-5分鐘,殺青程度偏嫩,即殺青葉沒有泡點和焦邊;殺青葉出鍋后抖散水汽,然后揉捻初成型,時間25-30分鐘,鮮茶葉初步成條和擠出部分茶汁,使含水量為45-50%;
3.再將初成型茶葉進行殺二青,鍋溫160-180℃,殺青時間3-4分鐘,炒到茶不粘手即可;
4.炒頭坯:用雙鍋曲毫機,鍋溫100-110℃,每鍋投入10公斤左右殺二青葉,快速抖炒,散失水分,時間50-70分鐘;然后炒二坯:鍋溫80-85℃,進行并鍋炒制,時間25-35分鐘,慢慢炒青做形,多炒少抖,至茶葉彎卷,形成半圓形時出鍋;然后攤晾3-5小時;
5.將攤晾好的茶葉烘干,烘干溫度:80-90℃,時間90-100分鐘,烘到含水率5-8%,此時茶葉顆粒成形、表面光滑;然后用提香機提香,溫度140-150℃,時間2-3分鐘后得成茶;成茶用手篩“撩頭挫腳”后,進行檢驗、殺菌、消毒,即得成品龍珠型綠茶。
上述生產方法的步驟1中,鮮葉表面水分可以自然晾干,也可鼓風吹干,優選自然晾干。
上述生產方法的步驟2中,進行殺青處理時選用直徑50型滾筒連續殺青機;揉捻初成型用40型揉捻機。
上述生產方法的步驟3中,進行殺二青采用70型滾筒炒干機,投葉量15-20公斤。
應用本發明的方法生產的綠茶,風格獨特,品質優異,茶葉全部卷曲成螺旋圓珠,顆粒細嫩重實,色澤墨綠瑩潤,沖泡形似蘭花舒展、湯色黃綠明凈,香氣濃高鮮爽,滋味醇正回甜,并有特殊清香。可沖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
本發明的方法,其鮮茶葉經揀剔、殺青、揉捻、炒干、做形、篩選等工序制成成品,全過程需要10-12小時。該方法的關鍵工序,是炒干做形過程,將炒青與烘青工藝相結合,制得優良的龍珠形綠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下列實施例中的鮮茶葉原料采摘于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曉望社區的二龍山腳下“嶗鄉茶園”,樹種為儲葉群體,原料采摘標準為一芽二葉初展到一芽二葉開展,身長為3厘米左右,勻凈整齊。鮮葉經揀剔攤放以不超過6小時為佳,當天鮮葉當天制完。鮮葉經揀剔、殺青、揉捻、炒干、做形、篩選等工序制成綠茶成品,全過程需要10-12小時。其關鍵工序,是炒干做形過程,結合了炒青與烘青的工藝特點。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嶗鄉茶制品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嶗鄉茶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93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雙介質臭氧發生單元及臭氧發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