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6缸內燃機的雙模式全可變氣門驅動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28851.2 | 申請日: | 2011-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4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崔靖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興大隆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L9/02 | 分類號: | F01L9/02;F01L13/06;F01L1/34 |
| 代理公司: | 大連星海專利事務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陽 |
| 地址: | 214213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內燃機 雙模 可變 氣門 驅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6缸內燃機的雙模式全可變氣門驅動系統,屬于可實現內燃機可變氣門驅動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可變氣門技術因其在內燃機節能減排方面的優勢,受到了內燃機企業及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然而,目前已有的可變氣門驅動系統大多在氣門調節靈活度和系統結構復雜程度、成本等方面存在著矛盾。在研究領域,最具潛力的是電液式可變氣門驅動系統,然而隨著內燃機缸數,單缸氣門數以及轉速的增加,傳統的電液式可變氣門系統所采用的共軌供油方式存在著共軌體積龐大等問題,造成了其實用化較為困難。針對這一問題,出現了一種凸輪供油式電液氣門驅動系統,該系統通過取消共軌管,而采用凸輪-柱塞供油的方式,極大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一方面,該系統仍然存在傳統的電液式可變氣門系統另一大問題,即系統中所使用的高速大流量電磁閥的數量過多,特別是在多缸多氣門內燃機上,由于目前電磁閥材料和加工工藝決定了電磁閥成本較高,因此,該系統的整體成本較傳統的電液式可變氣門系統降低幅度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該系統氣門驅動可調范圍受到供油規律的限制,無法實現排氣門二次開啟事件、內燃機制動模式等所要求的可變氣門事件,這些限制了該系統功能的拓展。除此以外,車輛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將輔助制動系統列為車輛必備的附件之一。然而目前輔助制動系統大多存在制動部件過熱、制動效率降低過快、制動效率可控程度低、車輛制動時容易跑偏、制動系統占用有限的車輛空間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設計模式轉換器和驅動-制動循環器來到達整個可變氣門驅動系統僅需要2個高速閥即可完全靈活地控制所有的進(排)氣門驅動器,實現各類機型的6缸內燃機作為動力源的驅動模式和作為消耗源的制動模式所要求的可變氣門事件,進而以最低的系統成本實現內燃機雙模式運行,拓寬系統的應用范圍,提高市場的接受程度。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6缸內燃機的雙模式全可變氣門驅動系統,它主要包括正向供油器、反向供油器、各缸的氣門驅動機構、正向高速閥、反向高速閥、油箱以及油管;它還包括模式轉換器、驅動-制動循環器。所述正向供油器和反向供油器為相位相差180°凸輪軸轉角的凸輪-柱塞式供油器,正向供油器與正向高速閥供油口相連,正向高速閥驅動口與驅動-制動循環器正向驅動供油口相連,反向供油器與反向高速閥供油口相連,反向高速閥驅動口與驅動-制動循環器反向驅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2驅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2驅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2制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2制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5驅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5驅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1驅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1驅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1制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1制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6驅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6驅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3驅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3驅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3制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3制動供油口相連,驅動-制動循環器第4驅動口與模式轉換器第4驅動供油口相連,模式轉換器第2驅動口、模式轉換器第5驅動口、模式轉換器第1驅動口、模式轉換器第6驅動口、模式轉換器第3驅動口和模式轉換器第4驅動口分別與2缸、5缸、1缸、6缸、3缸和4缸內燃機的氣門驅動器相連,正向高速閥第1泄油口、正向高速閥第2泄油口、驅動-制動循環器泄油口、反向高速閥第1泄油口以及反向高速閥第2泄油口均與油箱相連;對于采用以進為排-以排為進制動模式的自然吸氣式內燃機而言,正向高速閥制動口與驅動-制動循環器正向制動供油口相連,反向高速閥制動口與驅動-制動循環器反向制動供油口相連;對于采用以進為進-以排為排制動模式的渦輪增壓式或者自然吸氣式內燃機而言,正向高速閥制動口與驅動-制動循環器反向制動供油口相連,反向高速閥制動口與驅動-制動循環器正向制動供油口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興大隆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宜興大隆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88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浮結構
- 下一篇:提升燃油燃燒效率降低排放黑煙廢氣的方法與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