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圓形鋼筋混凝土煙囪筒壁施工方法及液壓滑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2679.X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5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識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鋼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0 | 分類號: | E04G21/00;E04G11/22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形 鋼筋混凝土 煙囪 施工 方法 液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圓形鋼筋混凝土煙囪筒壁施工方法及液壓滑模裝置。
背景技術
圓形鋼筋混凝土煙囪筒壁滑模施工工藝自上世紀70年代就在我國開始使用,發展到現在,滑模工藝中有滑框倒模、外滑內提、外滑內砌及自升平臺式翻模和無井架液壓滑模等。垂直運輸采用電動卷揚機通過隨升井架提升設在煙囪中心的吊籠或直接采用施工升降機等。
無井架液壓滑模垂直運輸采用電動卷揚機通過隨升井架提升設在煙囪中心的吊籠,一般隨升井架高度在7.5m至10.5m。其不足之處在于:施工高度較高的煙囪時,中心吊籠在提升過程中沿柔性滑道晃動較大,用于施工人員上下及部分施工材料的垂直運輸不安全,且中心吊籠提升速度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適用于出口內徑≥3m、筒壁厚≥16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20的鋼筋混凝土圓形煙囪施工方法及液壓滑模裝置。該施工裝置簡單輕便,一次性投資少,作業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機械化程度高,并且能重復使用。采用該方法及裝置施工安全有保證,質量易控制,觀感效果好,并可在圓錐形變截面混凝土筒體結構工程中推廣應用。本發明所提及的液壓滑模裝置,在無井架液壓滑模裝置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固定井架,固定井架設在煙囪中心,中心吊籠設在固定井架內,沿固定井架由電動卷揚機滑升。用于施工人員上下及磚、砂漿等小構件的垂直運輸。這樣就能保證中心吊籠沿固定軌跡平穩提升及下降,安全性提高,提升速度也有一定提高,加快施工速度。
該液壓滑模工藝是一種使混凝土在動態連續成型的快速施工方法,操作平臺和模板等荷載全部支承于靠低齡期混凝土穩固且剛度較小的支撐桿上,利用液壓千斤頂來帶動操作平臺和模板沿筒壁滑升,液壓千斤頂通過油路系統在支承桿上爬升。該液壓滑模施工,采用外筒壁滑模,內襯砌筑,外筒壁與內襯同步施工的“外滑內砌”施工工藝。該液壓滑模施工動態連續施工,和倒模比施工速度快。沿煙囪筒壁周圈對稱布置液壓千斤頂,使平臺提升平穩,操作平臺不易產生傾斜。模板由固定模板、活動模板和收分模板組合而成,便于組裝拆卸及調整整個組合模板結構的直徑和周長,可隨煙囪直徑變化的要求逐漸減小。采用該液壓滑模施工的煙囪筒壁混凝土結構內實外光,外觀質量比倒模效果好。每滑升300mm~500mm澆筑一次混凝土;每滑升10m,平臺中心就通過1個15kg線錘對中一次,模板結構半徑用鋼尺丈量及時糾偏,操作平臺通過液壓千斤頂調整水平度及標高,從而控制滑升過程中的施工質量。該液壓滑模施工投入施工人員少,便于管理。
該液壓滑模裝置主要由操作平臺、隨升井架、鋼模板、圍圈、“開”字形提升架、調徑裝置、吊架、垂直運輸設備、液壓千斤頂及液壓系統、固定井架組成。整個裝置輕便簡單,機械化程度高,便于組裝拆卸,并可以重復使用,一次性投資少。
人員上下和磚及砂漿垂直運輸采用電動卷揚機通過隨升井架提升設在煙囪中心的吊籠實現,中心吊籠設在固定井架內,沿固定井架由電動卷揚機提升。混凝土和鋼筋的垂直運輸則通過固定于隨升井架上的天輪,采用電動卷揚機提升鋼絲繩及吊斗實現。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圓形鋼筋混凝土煙囪筒壁施工方法,在煙囪基礎上提前預埋好鋼板埋件,以便固定井架的安裝,采用常規倒模施工一定高度煙囪筒壁,將支承桿對稱按25%錯頭預埋在筒壁內,支承桿與支承桿對接通過焊接連接。施工人員及磚砂漿、部分小工具構件等通過煙囪出灰口進入固定井架內的中心吊籠,進行垂直運輸。在預埋好的支承桿上裝上液壓千斤頂,操作平臺通過輻射梁支撐于液壓千斤頂上,操作平臺由輻射梁,外欄圈、內外鋼圈及連接體系,內外吊架平臺,操作平臺木板及外圍欄桿組成。內外鋼模板通過圍圈連成整體,與“開”字形提升架聯系起來,“開”字形提升架通過橫梁架設于輻射梁上,通過調徑裝置可在輻射梁上沿煙囪中心移動,從而實現變徑。成品鋼筋及混凝土通過電動卷揚機帶動鋼絲繩及吊斗垂直運輸至操作平臺上,施工人員站在內外吊架平臺上進行鋼筋綁扎及混凝土的澆筑。一次澆筑混凝土300mm~500mm,當澆筑好的混凝土強度達到0.2MPa~0.4MPa,即可通過附著于支承桿上的液壓千斤頂帶動整個操作平臺進行滑升,進行上一層筒壁施工。在鋼筋混凝土筒壁施工的過程中,內襯砌筑同步進行,施工人員在操作平臺的內吊架平臺上進行內襯砌筑,砌筑材料通過中心吊籠垂直運輸至操作平臺,再從操作平臺運輸至內吊架平臺。通過如此循環,不斷滑升,直至完成整個筒壁施工。煙囪筒壁施工完成之后,按順序拆除整個滑模裝置及固定井架,完成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鋼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鋼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267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