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在具有進入口的車輛中促動多個部件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91091.2 | 申請日: | 2011-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1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S.P.查尼斯基;J.L.康錢;N.D.曼卡姆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F15/16 | 分類號: | E05F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具有 進入 車輛 促動 部件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在具有進入口的車輛中促動多個部件的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的車輛具有至少一個進入車門。這種車門通常具有鎖閉機構,用于將車門保持在鎖定狀態知道需要進入車輛或從車輛出來。鎖閉機構通常被外部車門把手促動,以獲得對車輛內部的進入。
一些車輛采用多個側車門用于進入車輛的內部。通常,從車輛的前部看時,這種側車門鉸接在它們的前邊緣附近。具有多個前鉸接側進入車門的車輛通常在車輛的每一側采用結構性立柱(通常稱為B柱)。這種立柱通常位于進入車門之間,且用于向其安裝車門鉸鏈,以及其他各種車門和車身硬件。還存在一些車輛,其具有多個側車門,但是并不在車門之間采用結構性立柱。而是,這種無立柱的車輛具有很大的開放空間,其可被多個進入車門選擇性地覆蓋和打開。無立柱構造通常用在采用在前邊緣附近鉸接的前進入車門和在后邊緣附近鉸接的后進入車門的車輛中。但是在這種車輛中不存在結構性立柱消除了用于安裝各種車門和車身硬件的剛性和結構性良好的位置。
發明內容
一種用于具有車身的車輛的促動系統,該車身限定進入口,該系統包括布置為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至少開口的第一部分的面板。該系統還包括多個部件,其操作性地連接到所述面板并適于被促動。該系統還包括電機,該電機操作性地連接到面板并適于促動多個部件。面板可以是第一車門,其布置為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至少開口的第一部分。多個部件可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該第一部件是車窗,該車窗布置為可被調整高度,該第二部件是適于在第一車門打開時縮回,且在第一車門關閉時伸出以由此至少密封開口的第一部分的裝置。電機可以是車窗調節電機,該電機適于調節車窗的高度且選擇性地縮回和伸出所述裝置。
離合器可操作性地連接到車窗調節電機、車窗、和所述裝置每一個。離合器配置為以調節車窗的高度和選擇性地縮回和伸出裝置的第一模式、調節車窗高度的第二模式、和選擇性地縮回和伸出所述裝置的第三模式來操作車窗調節電機。離合器采用形狀記憶合金(SMA)材料,該材料被選擇性地通電從而以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式來操作車窗調節電機。離合器經由扭矩傳遞線纜和線性力傳遞線纜中的至少一個連接到所述裝置。
可包括第二車門,以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在第一車門關閉時保持打開的開口的第二部分。所述裝置適于在第二車門關閉時將第一車門密封到第二車門。開口可以是車輛側面上的入口,該車輛側面的特點在于具有前端、后端且不存在B柱。在車輛中,所述至少開口的第一部分朝向車輛的后端定位且開口的第二部分朝向車輛的前端定位。而且,其中車輛沒有B柱,第一車門是后鉸接的且第二車門是前鉸接的。
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系統的車輛和用于密封車身中的進入口的方法。
在下文結合附圖進行的對實施本發明的較佳模式做出的詳盡描述中能容易地理解上述的本發明的特征和優點以及其他的特征和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一實施例的車身的透視分解示意圖,顯示了前鉸接的側車門和后鉸接的側車門;兩車門都顯示在打開狀態;
圖2是圖1所示的側車門的一部分的截面頂視圖,顯示了側車門處于關閉狀態且裝置處于用于密封所述車門的伸出狀態;
圖3是圖1所述的側車門一部分的截面頂視圖,顯示了后鉸接車門處于打開狀態且前鉸接車門處于關閉狀態,且所述裝置處于縮回狀態;
圖4用在離合器中的促動器的示意圖,該離合器用于操作車窗調節電機,以調節車窗并促動所述裝置,離合器顯示為處于未通電狀態;
圖5是圖4的促動器的示意圖,顯示了處于被通電狀態;
圖6是離合器的示意圖,其具有兩個圖4-5所示類型的促動器;
圖7是采用了圖2-3所示的車窗調節電機和圖6所示離合器的側車門的剖面圖,所述離合器用于調節車窗和/或促動所述裝置;和
圖8是流程圖,顯示了用于密封車身的進入口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相同的部件,圖1顯示了車身10。車身10包括車身殼體12,以及用于車窗和各種進入車門的開口。車身10封閉內部空間13,該內部空間適于容納車輛乘客及其物品。車身10包括車輛的前端14和后端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910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