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糖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84531.1 | 申請日: | 2011-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6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榮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盛爾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3/48 | 分類號: | A23G3/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吳彥峰;錢成岑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方法領域。
?
背景技術
據我國古代名醫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核桃仁有“補腎壯腰,益肺定喘,補益氣血,養顏烏發”的功能。經現代醫藥科學分析,核桃仁內富含多種人體必須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充足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改善和提高人體中樞皮層功能、改善體內微循環、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軟化血管、促進胎兒腦細胞發育等作用,對人體尤其是大腦很有補易。正因為此,以核桃仁為原料的多種加工小食品在市場上很受生產廠家和消費者的重視。但現有的含核桃類的食品多為涂敷保護層的制品,如蜂蜜核桃仁、椒鹽核桃仁等,在糖果類中,也只有極少數的以核桃仁為輔料(含量極少)的制品,如牛軋奶糖等。總的說來,目前此類食品的開發面較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大消費者多種口味食品核桃的需求。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口感酥軟、松脆、芝麻香味,富含核桃營養的酥糖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糖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將淀粉、水和28%質量濃度的食用鹽酸混合轉化得到淀粉乳;?
?(2)在淀粉乳中加入純堿中和再加水得到變性淀粉乳;?
?(3)將白砂糖,液體葡萄糖、變性淀粉乳、水、棕櫚油和棗泥進行加熱熬煮得到糖稀;?
?(4)在熬制好的糖稀中加入烘干核桃仁并進行攪拌混合;
?(5).把芝麻進行篩選、清洗、晾曬至純,放入容器內,在熱源上熱炒熟,然后碾壓成芝麻面;
(6)將拌合后的混合糖稀倒入金屬鍋內,加熱熬化,當其溫度達150℃~170℃時,倒在涼板上迅速冷卻到110℃~120℃,撥暄成糊狀糖,溫度降到60℃~80℃;?
?(7)把芝麻面裝在容器內加熱到35℃~40℃;
?(8)把溫度在60℃~80℃的糊狀糖倒在芝麻面上;?
?(9)取出一塊糊狀糖,制成片狀,在其上表面撒一層芝麻面后,折疊起來,再把其拉伸成片狀糊狀糖折疊后的上表面撒一層芝麻面,如此反復折疊,再加工成各種形狀即為成品糖,其中糊狀糖與芝麻面的重量比為1∶0.8~1.2。?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1)中淀粉、水和食用鹽酸的配制重量比為1∶1∶0.1。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3)(4)中核桃仁、白砂糖、葡萄糖、變性淀粉乳、水、棕櫚油和棗泥的配制重量比為14~17∶10~12∶14~17∶8~9∶11~12∶1.5~3∶3.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以核桃仁為主要原料,其中又加入其它營養物質和甜味劑,根據該生產工藝加工出的產品除保持一般酥糖口感酥軟、松脆的特點外,還不粘牙、易于溶化咽下、芝麻香味,還能使人攝如多種有益的成分以增進健康和防止疾病,特別適合于兒童、中小學生及老人食用。
?
具體實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糖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將淀粉50公斤+水50公斤混合+食用鹽酸4900ml進行處理轉化2~2.5小時得到淀粉乳;?
?(2)?淀粉乳+純堿中和(PH值)5~5.4+水得到變性淀粉乳;?
?(3)水12公斤+白砂糖10公斤+葡萄糖15公斤混合加熱熔化過濾+棗泥3.5公斤+變性淀粉乳8公斤加熱后再+棕櫚油2公斤進行加熱熬煮得到糖稀;?
?(4)?核桃仁選后烘干(溫度125~130℃),將熬制的混合糖稀熬至112~113℃(±0.5%)時,倒入烘干后的核桃仁15公斤多次攪拌;
?(5).把芝麻進行篩選、清洗、晾曬至純,放入容器內,在熱源上熱炒熟,然后碾壓成芝麻面;
(6)將拌合后的混合糖稀倒入金屬鍋內,加熱熬化,當其溫度達150℃~170℃時,倒在涼板上迅速冷卻到110℃~120℃,撥暄成糊狀糖,溫度降到60℃~80℃;?
?(7)把芝麻面裝在容器內加熱到35℃~40℃;
?(8)把溫度在60℃~80℃的糊狀糖倒在芝麻面上;?
?(9)取出一塊糊狀糖,制成片狀,在其上表面撒一層芝麻面后,折疊起來,再把其拉伸成片狀糊狀糖折疊后的上表面撒一層芝麻面,如此反復折疊,再加工成各種形狀即為成品糖,其中糊狀糖與芝麻面的重量比為1∶0.8~1.2。?
?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盛爾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盛爾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845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