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在煙氣脫硫中的再生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78516.6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89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傳良;黃世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傳良 |
| 主分類號: | B01D53/96 | 分類號: | B01D53/96;B01D53/79;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廣元市雒城鎮***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基 羥基 復合 脫硫 煙氣 中的 再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劑的再生方法,特別是一種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在煙氣脫硫中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術
四甲基胍羥基酸鹽離復合脫硫劑用于含SO2?混合氣體的脫硫,表現出對SO2?優良的選擇性吸附,特別適用于燃煤鍋爐煙氣和燒結煙氣的脫硫;能高效的選擇性的以吸附方式脫除煙氣中的SO2,并可簡便的解吸出SO2得到高純度的SO2商品,因此,這種脫硫方法能有效的將煙氣中的硫資源化。同時,這種脫硫劑具有優良的穩定性,因而成為最有價值的脫硫劑;采用這種脫硫劑的煙氣脫硫工藝成為最有價值的脫硫工藝。
礦物和煤,天然氣等石化燃料在鍋爐的燃燒過程中,在產生SO2的同時還產生SO3,NO2,HCl,HF等強酸性氣體;但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燒是客觀存在的,煙氣中含極少量的煙油類高分子有機物也是必然的。雖然,在鍋爐燃燒后進行了降溫除塵處理;在脫硫前,更進行了水洗降溫,洗塵,除酸等仔細的煙氣凈化過程。然而,這些雜質總是不可避免會帶入脫硫劑中,常期積累的結果首先是降低脫硫劑的脫硫效果,以至于最后讓脫硫劑失效。因此,一種所述脫硫劑的優良的再生方法成為這種脫硫方法的必須保證。
中國專利CN101874981A中公開了一種脫硫劑的再生方法,是一種對有機胺,無機酸離子液體脫硫劑的再生方法。
US5162084中公開了一種含有機鏈烷醇胺的熱穩定鹽的鏈烷醇胺溶液的再生方法。CN1733355A中公開了一種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凈化劣化胺液的方法。CN1230545A中公開了一種劣化環丁砜的再生方法。CN201010276614.4中公開了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及其制備方法,但沒有提及該脫硫劑的再生方法。
雖然上述專利申請中公開了離子交換樹脂用于有機胺,鏈烷醇胺,環丁砜以及有機胺,無機酸離子液體的熱穩定鹽的再生方法。?但是,按這些方法卻都不能有效地再生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因而不能用于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的再生。?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脫硫劑使用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在煙氣脫硫中的再生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在煙氣脫硫中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稀釋降粘:將經過解吸脫除SO2后的四甲基胍羥基酸鹽復合脫硫劑貧液用含亞硫酸的水溶液或去離子水稀釋降粘;
B.?活性炭過濾:稀釋降粘后與活性碳接觸,吸附去除焦油等高分子有機雜質后,通過過濾器過濾后得低粘度的清液;
C.?離子交換:加入含亞硫酸的水溶液、去離子水和氫氧化鈉水溶液,將所述的清液與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接觸,脫除其中的酸性SO42-、Cl1-、NO31-、F1-陰離子,從而使所述脫硫劑得到再生。
其中步驟A中脫硫劑貧液的稀釋降粘采用去離子水或含亞硫酸的水溶液,其中,含亞硫酸的水溶液是從脫硫劑富液解吸過程中得到的冷凝液,不需特別制備;所述的含亞硫酸的水溶液或去離子水的用量為每1升脫硫劑貧液加100至500?ml。
步驟B活性碳包括粉狀,粒塊狀,纖維狀,活性碳的添用量為復合脫硫劑貧液量的重量百分比0.001%-0.01%。
步驟B活性碳與稀釋液的接觸方式為:粉狀活性碳分散于稀釋液中接觸吸附或稀釋液流經活性碳固定床接觸吸附。
步驟B過濾器為:三足式離心機、板框式壓濾機、微控管板式過濾器以及離心沉降式分離機中的一種。
步驟C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為強堿性季胺型陰離子交換樹脂。?
步驟C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在部分吸附或飽和吸附酸性SO42-、Cl1-、NO31-、F1-等陰離子之后,再用含亞硫酸的水溶液沖洗處理;即可重復循環用于以上所述脫硫劑的再生過程。
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容量為0.9-1.35mmol.ml-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傳良,未經王傳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85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