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流排放試驗系統和柴油發動機試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78274.0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46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迪;周昆兵;陸子平;賈盛軍;谷春年;尹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5/04 | 分類號: | G01M15/0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闞梓瑄;馮志云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放 試驗 系統 柴油發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全流排放試驗系統和柴油發動機試驗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柴油發動機試驗系統主要包括:一臺發動機試驗臺架、一套全流排放試驗系統和直采排放試驗系統等。
發動機試驗臺架上設有用于檢測發動機性能的測功機等設備。直采排放試驗系統主要包括分別通過直采采樣管與發動機排放管連接的各種試驗儀器,如加熱型分析儀等。
全流排放試驗系統主要包括一級稀釋通道、二級稀釋通道、一端連通于發動機排氣管另一端連通于一級稀釋通道入口端的全流采樣管以及抽氣裝置、顆粒采樣裝置等,在一級稀釋通道的入口端設有第一背景空氣吸氣裝置,第一背景空氣吸氣裝置用于向一級稀釋通道添加背景空氣,以稀釋發動機排氣;一級稀釋通道尾端連接有熱交換器,熱交換器用于給流經的氣體降溫;抽氣裝置通過連接管與熱交換器連接,抽氣裝置用于為抽取發動機排氣及背景空氣提供動力。
在二級稀釋通道的入口處設有混合氣體取氣裝置和第二背景空氣吸氣裝置。其中混合氣體取氣裝置包括一端連通于一級稀釋通道的中下部,另一端連通于二級稀釋通道的入口的旁通管和氣泵,混合氣體取氣裝置用于從一級稀釋通道中提取混合氣體。第二背景空氣吸氣裝置用于向二級稀釋通道添加背景空氣,以進一步稀釋發動機排氣;二級稀釋通道的尾端連通于一級稀釋通道的中下部。
顆粒采樣裝置包括采樣管以及安裝在取樣管一端部的采樣氣泵、濾紙支架、安裝在濾紙支架內的濾紙,采樣管的另一端連通于二級稀釋通道并鄰近其尾端位置。
當對發動機進行直采排放試驗時,啟動各種試驗儀器,發動機排放的氣體經發動機排氣管、直采采樣管進入各種試驗儀器直接進行測試即可。
當對發動機進行全流排放試驗時,啟動抽氣裝置、第一背景空氣吸氣裝置、第二背景空氣吸氣裝置,發動機排放的氣體經發動機排氣管、全流采樣管進入一級稀釋通道,第一背景空氣吸氣裝置吸取的背景空氣也一并進入一級稀釋通道,在一級稀釋通道內與發動機排放的氣體混合形成一級混合氣體;與此同時,一級混合氣體經取樣管進入二級稀釋通道,第二背景空氣吸氣裝置吸取的背景空氣也一并進入二級稀釋通道,進一步與一級混合氣體形成二級混合氣體,并重新回到一級稀釋通道,繼而經熱交換器冷卻后被抽氣裝置排放出去。在上述氣體的流動過程中,顆粒采樣裝置通過采樣管從二級稀釋通道抽取部分二級混合氣體經濾紙排出去,從而得到濾紙樣品。
上述傳統的柴油機試驗系統中,全流排放試驗系統上只設有單一的一個顆粒采樣裝置,該顆粒采樣裝置是能適應中國、歐洲、美國或者日本等國家或地區中的一個排放法規要求,而不能兼顧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排放法規要求,適用范圍窄;另外,上述傳統的柴油發動機試驗系統只具有一臺發動機試驗臺架,配合一套全流排放試驗系統使用,當發動機試驗臺架進行直采排放試驗時,全流排放試驗系統閑置,從而導致全流排放試驗系統的利用率低;而且上述傳統的柴油發動機試驗系統不能分析柴油油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傳統的全流排放試驗系統只設有單一的顆粒采樣裝置,從而只能適應一種法規要求的測試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兼顧多個不同國家或地區法規要求的全流排放試驗系統及柴油發動機試驗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全流排放試驗系統,包括一級稀釋通道、二級稀釋通道、安裝在所述一級稀釋通道入口端的第一背景空氣吸氣裝置,以及依次串接在所述一級稀釋通道尾端的熱交換器、連接管和抽氣裝置,所述二級稀釋通道的入口處設有混合氣體取氣裝置和第二背景空氣吸氣裝置,所述二級稀釋通道鄰近出口處設有連通有第一采樣管,所述第一采樣管的另一端部安裝有第一顆粒采樣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采樣管上連通有至少一個第二采樣管,每個所述第二采樣管的另一端安裝有一個第二顆粒采樣裝置,所述第一采樣管上安裝有第一電磁閥,每個所述第二采樣管上安裝有一個第二電磁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82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香脆豇豆籽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辣醬豆腐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