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撓性電路板模塊配合折彎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76062.9 | 申請日: | 2011-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3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力德爾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00 | 分類號: | H05K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路板 模塊 配合 折彎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折彎機構,尤其是指一種撓性電路板模塊配合折彎機構。
背景技術
撓性電路板,又稱軟性電路板或柔板,是以聚脂薄膜或聚酰亞胺為基材,通過蝕刻在銅箔上形成線路而制成的一種具有高度可靠性,絕佳撓曲性的印刷電路。此種電路板可隨意彎曲、折迭,重量輕,體積小,散熱性好,安裝方便,沖破了傳統的互連技術概念。目前,撓性電路板在航天、軍事、移動通訊、手提電腦、計算機外設、數字相機等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目前,撓性電路板生產中的折彎等加工生產大多靠人手動完成,效率低,浪費人力、物力,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的撓性電路板模塊配合折彎機構。
為了達到此目的,本發明技術解決方案為:包括下模板,固定在下模板上的第一直線導軌,和第二直線導軌設在滑塊上的第一等高塊和第二等高塊,與之相連的是上模板,上模板后側有氣缸,通過“T”形塊與上模板相連,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均有四根等高柱,與之相連的是上模板氣缸固定板及下模板氣缸固定板,上模板后端設有第一圓柱和第二圓柱,起到精確限位的作用。
其中,所述上模板限位采用第一圓柱和第二圓柱加工一次完成,合模精度很高。
在所述上模板尾部均設有第一液壓緩沖器和第二液壓緩沖器,在下模板尾部均設有第三液壓緩沖器和第四液壓緩沖器,減輕了合模的撞擊。
所述上模氣缸的活塞桿通過第一“T”形連接器與上模塊相連接,下模氣缸的活塞桿通過第二“T”形連接器與下模塊相連接,上下模塊可在上下模板的腔內上下運動。
所述下模塊尾部有一臺階突起,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發明具有安裝方便、體積小、加工精度高、穩定、價格便宜等優點,用于撓性電路板的折彎,實現了自動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機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結構正視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模塊配合示意圖。
圖中:
1、第一等高塊;2、第一直線導軌;3、上模氣缸;4、上模氣缸固定板;5、第一液壓緩沖器;6、氣缸;7、“T”形塊;8、等高柱;9、第一“T”形連接器;10、上模板;11、下模板;12、上模模塊;13、下模模塊;14、第一圓柱;15、臺階突起;16、第二直線導軌;17、第二等高塊;18、下模氣缸固定板;19、下模氣缸;20、第二“T”形連接器;21、第二液壓緩沖器;22、第三液壓緩沖器;23、第四液壓緩沖器;24、第二圓柱;?25、撓性電路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4所示,包括下模板11,固定在下模板11上的第一直線導軌2,和第二直線導軌16設在滑塊上的第一等高塊1和第二等高塊17,與之相連的是上模板10,上模板10后側有氣缸6,通過“T”形塊7與上模板10相連,上模板10和下模板11上均有四根等高柱8,與之相連的是上模板氣缸固定板4及下模板氣缸固定板18,上模板后端設有第一圓柱14和第二圓柱24。
其中,所述上模板10限位采用第一圓柱14和第二圓柱24加工一次完成。
在所述上模板10尾部均設有第一液壓緩沖器5和第二液壓緩沖器21,在下模板11尾部均設有第三液壓緩沖器22和第四液壓緩沖器23。
所述上模氣缸3的活塞桿通過第一“T”形連接器9與上模塊12相連接,下模氣缸19的活塞桿通過第二“T”形連接器20與下模塊13相連接。
如圖4所示,所述下模塊13尾部有一臺階突起15。
本發明的加工方式為:將撓性電路板25放置在下模板11上,在氣缸6的作用下上模板10平穩合模,第一圓柱14限位后,在上模氣缸3的作用下,上模模塊12向下運動,在下模氣缸19的作用下,下模模塊13向上運動,若干秒后,下模模塊13復位,上模模塊12復位,上模10復位,取下撓性電路板25,彎成折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力德爾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通力德爾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7606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