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茯苓新菌種及其高效栽培技術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6610.X | 申請日: | 2011-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2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先有;戴甲木;喬明安;黃定祥;何黎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補天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84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茯苓 菌種 及其 高效 栽培技術 | ||
1.一種茯苓新菌種(CCTCC?NO:M2011072),所述茯苓菌種適合采用袋料高效栽培技術進行栽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新菌種(CCTCC?NO:M2011072),其主要性狀特征包括:1)菌絲體粗壯,白色,鎖狀聯合體明顯;菌絲在種植過程中傳引快;2)結苓早,苓體均勻結實,肉質白色或淺黃色,苓皮薄,呈紫紅色;3)具有遺傳性狀穩定、抗雜菌感染能力強,生物學效率高,產量高,質量好等優點;4)顯著提高了茯苓中的氨基酸和茯苓多糖等有效成分的含量。
3.一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苓新菌種(CCTCC?NO:M2011072)的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菌絲體的培養:選擇苓體均勻結實、苓皮薄、質量好的野生茯苓,在24-28℃條件下進行組織培養,分離菌核和菌絲體,其中,所述組織培養的培養基含水量為55-60%,pH值5-6,組成中包括適宜茯苓生長的碳源,所述的碳源選自蔗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麥芽汁、蛋白胨的任一種或其組合,優選為蛋白胨;
2)菌絲體的提純、復壯:將分離的菌絲體接種于多管培養基中,再將其置于無菌箱內,26-28℃培養7-10天,至菌絲長滿培養基,從中選擇生長狀況最優者進行轉種培養;
3)茯苓新菌種的選擇:根據生物遺傳、變異、選育新品種的基本原理和生產實踐,針對性地遴選茯苓新菌種的性狀,從中選育出適宜袋料栽培和不需斷根栽培的茯苓新菌種(CCTCC?NO:M2011072);
其中,所述菌絲體的培養、提純、復壯的培養基組成為,1000重量份的水、200重量份的馬鈴薯、20重量份的瓊脂、20重量份的葡萄糖、3重量份的磷酸二氫鉀、1.5重量份的硫酸鎂、1.5重量份的維生素B1和5重量份的蛋白胨。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選育方法,所述菌絲體的培養、提純、復壯培養基的組成為1000重量份的水、200重量份的馬鈴薯、20重量份的瓊脂、20重量份的葡萄糖、3重量份的磷酸二氫鉀、1.5重量份的硫酸鎂、1.5重量份的維生素B1和5重量份的蛋白胨,其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將馬鈴薯去皮,清選干凈,切成薄片,放入鍋中煮沸,煮到熟而不爛的程度,篩網過濾,制得馬鈴薯汁,調節其pH值5.5-6.5;2)在制得的馬鈴薯汁中加入培養基組成中的其它成份,加熱溶解后,分裝入試管后,在0.15公斤壓力下高溫滅菌30分鐘,取出,冷卻,將其制成斜面培養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補天藥業有限公司,未經湖南補天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661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碰觸式導電極柱
- 下一篇:一種降低鉛耗的鉛酸蓄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