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載重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0177.9 | 申請日: | 2011-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63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鈴木俊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9/18 | 分類號: | B60C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軼;李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重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提高了胎面部的耐久性的載重輪胎。
背景技術
例如在下述的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防止在帶束層端部發生松散來提高胎面耐久性的輪胎。在該輪胎中,如圖4所示,將配置在胎體a的徑向外側的帶束層b用三枚以上的帶束層簾布形成,該三枚以上的帶束層簾布包括從胎體側起依次重疊的第一、第二、第三帶束層簾布b1~b3,并且在上述帶束層b的輪胎軸向兩外端部與胎體a之間設置截面為三角形狀的帶束層緩沖膠c,且為了使上述第三帶束層簾布b3的外端部從第二帶束層簾布b2分離而使該第三帶束層簾布b3的外端部向徑向外側彎曲。
在此,在載重輪胎中,一般第二、第三帶束層簾布b1、b2的帶束層簾線相對于輪胎赤道C以10~40°的小角度傾斜,并且相對于輪胎赤道C的傾斜方向不同。因此,在胎面變形時,會在該第二、第三帶束層簾布b1、b2之間作用較大的面方向的剪切力,因而存在導致以簾布端為起點的簾布間剝離的傾向。為此,在上述提案的輪胎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即:將上述第二、第三帶束層簾布b2、b3間的第三帶束層簾布b3的外端處的厚度d2設定為比第一帶束層簾布b1的外端處的帶束層緩沖膠c的厚度d1大,從而使作用于上述帶束層b的端部的變形,因上述帶束層緩沖膠c與第二、第三帶束層簾布b2、b3間的橡膠e的協作而分散緩和。
然而,在這樣的提案中,很難提高到能夠充分滿足胎面耐久性的水平,因此強烈要求進一步改進。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2200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載重輪胎,該載重輪胎通過減小上述帶束層緩沖膠的損失正切,并且以規定從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外端到溝底假想線為止的徑向距離La、從第二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外端到溝底假想線為止的徑向距離Lc、帶束層緩沖膠在通過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外端的徑向線Y1上的橡膠厚度Lb、帶束層緩沖膠在通過第二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外端的徑向線Y2上的橡膠厚度Ld、以及從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外端到第二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為止的間隔距離Le之間的關系為基本,從而能夠抑制以帶束層簾布的外端為起點的剝離損傷,能夠提高胎面耐久性。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申請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載重輪胎,具有:胎體,其從在胎面表面形成有胎面溝的胎面部經過胎側部而到達胎圈部的胎圈芯;帶束層,其配置在上述胎體的輪胎徑向外側且在胎面部的內部;截面大致三角形狀的帶束層緩沖膠,其將上述帶束層的輪胎軸向兩外端部與上述胎體之間的間隔填滿,該載重輪胎的特征在于,
上述帶束層包括從上述胎體側朝向徑向外側依次重疊并且將帶束層簾線相對于輪胎赤道傾斜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帶束層簾布,
上述第二帶束層簾布的輪胎軸向寬度比上述第一、第三帶束層簾布的輪胎軸向寬度大,并且第二、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相對于輪胎赤道的角度(α)為10°~40°且相對于輪胎赤道的傾斜方向呈相反方向,而且上述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外端部以從第二帶束層簾布分離的方式向徑向外側彎曲,并且,
將上述帶束層緩沖膠的損失正切(tanδ1)設為:比配置在上述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外端部與上述第二帶束層簾布之間的間隙部的橡膠的損失正切(tanδ2)、以及配置在上述帶束層的徑向外側且形成胎面表面的胎面橡膠的損失正切(tanδ3)小,而且,
將從上述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輪胎軸向外端到溝底假想線為止的徑向距離設為La,該溝底假想線通過上述胎面溝中最深的胎面溝的溝底且與胎面表面平行地延伸,
將從上述第二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輪胎軸向外端到上述溝底假想線為止的徑向距離設為Lc,
將上述帶束層緩沖膠在通過上述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輪胎軸向外端的徑向線(Y1)上的橡膠厚度設為Lb,
將上述帶束層緩沖膠在通過上述第二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輪胎軸向外端的徑向線(Y2)上的橡膠厚度設為Ld,
將從上述第三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的外端到上述第二帶束層簾布的帶束層簾線為止的間隔距離設為Le時,滿足下式(1)~(4):
0.3≤La/Lb≤0.63---(1)
0.57≤Lc/Ld≤0.83---(2)
0.75≤La/Le≤1.25---(3)
Le≥2.5mm---(4)。
此外,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帶束層緩沖膠的損失正切(tan?δ1)為0.06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017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力過濾脫水裝置
- 下一篇:離心壓縮機及渦輪增壓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