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控制備熒光碳點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6592.7 | 申請日: | 2011-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24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龐代文;包蕾;張志凌;田智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65 | 分類號: | C09K11/65;C25D11/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鋒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控 制備 熒光 方法 | ||
1.一種可控制備熒光碳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以碳纖維為工作電極,四丁基高氯酸銨的乙腈溶液作為電解液,對工作電極施加電勢進行電氧化;
收集乙腈溶液,蒸發除去乙腈,在所得到固體中,加入超純水,超聲分散;
將超聲分散所得的溶液,經過濾膜,將沉淀濾去,并將濾液用分子截留量為1,000的透析袋透析后即得到碳點的水溶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以鉑為對電極,銀為準參比電極。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丁基高氯酸銨的乙腈溶液的濃度為0.1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對工作電極施加的電勢為0.5~2.5V。
5.一種可控制備熒光碳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以碳纖維為工作電極,四丁基高氯酸銨的乙腈溶液作為電解液,對工作電極施加電勢進行電氧化;
收集乙腈溶液,蒸發除去乙腈,在所得到固體中,加入超純水,超聲分散;
將超聲分散所得的溶液,經過濾膜,將沉淀濾去,并將濾液用分子截留量為1,000的透析袋透析后即得到碳點的水溶液;
將步驟(3)中制備得到的碳點,加入到新鮮制備的含四丁基高氯酸銨的乙腈溶液中,并在乙腈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增強氧化性,以鉑杯為工作電極,進一步氧化碳點,得到粒徑不變,光譜最佳發射峰紅移的熒光碳點。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以鉑為對電極,銀為準參比電極。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丁基高氯酸銨的乙腈溶液的濃度為0.1M。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對工作電極施加的電勢為0.5~2.5V。
9.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對工作電極施加的電勢為2.5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659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晶硅薄膜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含氨廢水回收利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