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煤礦防爆車輛懸架裝置的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8087.8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1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民;任志勇;趙瑞萍;周鋒濤;于建華;石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17/052 | 分類號: | B60G17/05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6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煤礦 防爆 車輛 懸架 裝置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煤礦防爆車輛懸架裝置的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煤礦防爆車輛通常在環境惡劣、巷道路面崎嶇不平、巷道內多粉塵和煤泥、常有積水、并含有瓦斯的狹小作業空間內作業,如此降低整車高度,較小自重,改善操作舒適性一直是一個重要技術難題。
目前,在煤礦防爆車輛上配置的懸架基本為鋼板彈簧懸架,由于其結構本身的限制,例如質量大,易失效和剛度不能隨外界載荷的變化而變化等特點,使得煤礦防爆車輛的操作舒適性、整車自重和高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井下運輸車輛人性化設計差,安全隱患多。
而對于懸架的控制,現有的結構中基本沒有配置,造成懸架反應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提供一種用于煤礦防爆車輛懸架裝置的控制系統。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用于煤礦防爆車輛懸架裝置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懸架裝置為氣囊式空氣彈簧,氣囊連接氣源輸入口,氣囊包括左前氣囊、右前氣囊、左后氣囊以及右后氣囊,所述的控制系統包括作為氣源的氣罐,氣罐通過管路與過濾器總成相連,過濾器總成通過管路與單向閥相連、單向閥通過管路與分氣塊Ⅰ相連,分氣塊Ⅰ通過管路分別與前氣囊高度閥和分氣Ⅱ相連,前氣囊高度閥通過管路與分氣塊Ⅱ相連,分氣塊Ⅱ通過管路分別與安裝在車架左前側和驅動橋之間的左前氣囊以及安裝在車架右前側和驅動橋之間的右前氣囊相連;分氣塊Ⅲ通過管路分別與左后氣囊高度閥和右后氣囊高度閥相連,左后氣囊高度閥通過管路與左后氣囊相連,右后氣囊高度閥通過管路與右后氣囊相連,前氣囊高度閥連接于車輛前部的車架和驅動橋之間,左后氣囊高度閥和右后氣囊高度閥分別連接于車輛后驅動橋左、右兩端和車架之間。
本發明的另一優選方案:各高度閥連接安裝于車架的支架,各高度閥還連接連桿,連桿連接調節桿,調節桿連接連接板,連接板連接驅動橋上固定的驅動橋上托板,驅動橋上還固定有驅動橋下托板,驅動橋下托板上減振器總成,減振器總成的另一端鉸接于車架。
本發明的另一優選方案:各氣囊與車架的側面以及氣囊導向座連接,氣囊導向座與驅動橋上托板、驅動橋下托板通過固定螺栓進行聯接,氣源輸入口安裝在車架上。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能夠實現實時檢測、反應靈敏、動作快,保證了車輛的操縱性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氣源系統圖
圖2為懸架控制裝置主視圖
圖3為懸架控制裝置俯視圖
圖4為前懸架主視圖
圖5為后懸架主視圖
中:1-穩定桿,2-連接件,3-斜拉桿,4-固定座Ⅰ,5-加強塊Ⅰ,6-車架,7-氣源輸入口,8-氣囊,9-加強塊Ⅱ,10-固定座Ⅱ,11-減振器總成,12-驅動橋下托板,13-驅動橋上托板,14-固定螺栓,15-氣囊導向座,16-氣罐,17-過濾器總成,18-單向閥,19-分氣塊Ⅰ,20-前氣囊高度閥,21-分氣塊Ⅱ,22-左前氣囊,23-右前氣囊,24-分氣塊Ⅲ,25-左后氣囊高度閥,26-右后氣囊高度閥,27-左后氣囊,28-右后氣囊,29-支架,30-連接板,31-調節桿,32-連桿,33-高度閥。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3所示,用于煤礦防爆車輛懸架裝置的控制系統,所述的懸架裝置為氣囊式空氣彈簧,氣囊連接氣源輸入口7,氣囊包括左前氣囊22、右前氣囊23、左后氣囊27以及右后氣囊28,所述的控制系統包括作為氣源的氣罐16,氣罐16通過管路與過濾器總成17相連,過濾器總成17通過管路與單向閥18相連、單向閥18通過管路與分氣塊Ⅰ19相連,分氣塊Ⅰ19通過管路分別與前氣囊高度閥20和分氣Ⅱ21相連,前氣囊高度閥20通過管路與分氣塊Ⅱ21相連,分氣塊Ⅱ21通過管路分別與安裝在車架左前側和驅動橋之間的左前氣囊22以及安裝在車架右前側和驅動橋之間的右前氣囊23相連;分氣塊Ⅲ24通過管路分別與左后氣囊高度閥25和右后氣囊高度閥26相連,左后氣囊高度閥25通過管路與左后氣囊27相連,右后氣囊高度閥26通過管路與右后氣囊28相連,前氣囊高度閥20連接于車輛前部的車架和驅動橋之間,左后氣囊高度閥25和右后氣囊高度閥26分別連接于車輛后驅動橋左、右兩端和車架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80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