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輔路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7967.3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5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曾攀;彭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04 | 分類號: | E01C1/04;E01D1/00;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巖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自行車 專用 道路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輔路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系統,屬于道路的立體交叉、立體道路的互相聯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今的大部分能源來源是化石燃料:煤、石油以及天然氣,以現在的使用速度,已知的剩余煤礦礦藏將在約200年后被用完,而石油和天然氣將在不到100年內使用殆盡。化石燃料在使用時會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其中包括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1755萬人,全年凈增機動車51.5萬輛。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機動車已近500萬輛,其中私人小汽車占80%,且私人小汽車使用強度過高,年均行駛1.5萬公里,超過東京的兩倍,北京交通日益惡化,日均擁堵達到5小時,每年因交通堵塞造成的損失相當于北京市GDP總量的3.6%;目前,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雖提至38.9%,但軌道交通不堪重負。而使用自行車出行的比例由1986年的62.7%下降至2009年的18.1%,至今還在下降。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大發展以及小汽車的大眾化,自行車騎行的條件及環境越來越差。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機動車道越修越寬,但非機動車道越來越窄,甚至很多都被占用,如輔路的一半作為臨時汽車停車場,而另一半用于小汽車的進出,若趕上堵車,汽車把所有道路全部占據,自行車只能在汽車縫里鉆,使得自行車的騎行非常危險,甚至引發許多交通事故。同時,存放自行車的場所也越來越少,汽車的快速增長,使自行車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
我國是一個自行車大國,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中涌動的自行車流,曾被外國人比喻為“移動的長城”;即便是現在,自行車依然是百姓離不開的出行工具。例如,北京市政府公布《建設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綠色交通行動計劃(2009-2015)》,2015年北京市交通總體的出行格局將變為,公共交通占45%,小汽車出行占22%,出租車占8%,而自行車要達到23%。為了緩解城市交通擁擠和改善城市環境,北京市將逐步建設“慢行交通系統”;為此,公安和交管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有利于自行車交通的管理規定,同時,修訂和廢止不利于自行車交通的管理規定,將自行車納入全市交通規劃。
發明內容
為徹底改變大城市自行車騎行的環境,增加道路的使用率,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輔路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系統,將自行車車道與機動車車道徹底分離,以保障自行車騎行安全,提高騎行速度,為環保出行提供技術保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輔路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專用道路系統包含多個自行車專用道路模塊、側邊上下橋通道以及過街自行車通道;每個自行車專用道路模塊含有門型支撐框架、橋面板和承力護欄;所述的門型支撐框架跨在輔路兩端的隔離帶上,高度為通過所規定車輛的限高,下方完全通透;該門型支撐框架由支柱、框架面板和框架橫梁組成;所述橋面板與門型支撐框架的框架面板固定連接,形成輔路自行車通道,在自行車通道一側設有至少一個自行車停車平臺,該自行車停車平臺設置在相鄰兩個門型支撐框架上;所述的側邊上下橋通道設在自行車通道的另一側;所述的過街自行車通道與過街天橋具有相同高度,由橋面板和承力護欄組成,通過固連在過街天橋的支撐支架支撐,與輔路自行車通道相連接。承力護欄采用框架結構,其中部較高,兩側較低。
基于輔路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系統還包括C型繞橋結構,該C型繞橋結構采用多個專用道路模塊以彎曲狀的方式進行組合,形成側繞過街天橋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
側邊上下橋通道上端部設置限制超出寬度的電動車輛進入的出入柵欄,并在出入柵欄后設置側邊平臺供自行車回旋進入自行車通道。
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及突出性效果:①將自行車車道與機動車車道徹底分離,形成了自行車的專用道路,為保障自行車騎行安全、提高騎行速度、提倡環保出行提供技術保障,②以專用道路模塊化的方式建立基于輔路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系統,跨在道路輔路兩端的隔離帶上,不占用專門的地域,有效地利用了已有的空間,③通過C型繞橋方式、依托過街天橋的通道以及側邊上下橋通道,構建進出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的通道,④采用輕鋼結構或混凝土支架結構以及模塊化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⑤構建出自行車停車平臺、橋下汽車停車場,更好地體現出多功能、多用途,⑥基于該系統,可以建立用于自行車專門的租賃系統,在市區內較擁堵的區段、地鐵站的連接處設置上下橋的通道以及自行車租賃點,使得自行車出行更加簡便化,以進行規范化運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基于輔路的低架自行車專用道路系統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79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