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6415.0 | 申請日: | 201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唐衍力;石建高;黃洪亮;張勛;馬海有;陳曉蕾;劉永利;李靈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B28B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20009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漂浮 拖曳 沉降 鋼筋混凝土 船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人工魚礁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建造投放人工魚礁是構建海洋牧場,修復海洋生態資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國的造礁途徑主要有三種類型:(1)利用廢舊漁船建設人工魚礁:廢舊船體是較理想的人工魚礁單體,它結構緊湊,空間大,便于藻類附著和魚類聚集,運輸和投放施工也比較方便,其缺點就是不能保證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在海底腐爛后容易造成海底垃圾,難以清除;(2)利用石料建設人工魚礁:投放石料魚礁要求石塊的體積盡量大一些,主要是用于底播增殖類品種,如海參、附著性藻類等,對于海底生態的恢復和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3)利用鋼筋混凝土構件建造人工魚礁:鋼筋混凝土構件作為人工魚礁單體,其結構牢固、強度大,可以制成各種各樣形狀和大小,易于組合。適宜于海域底質構造和海域自然環境等。其成本也較鋼質等魚礁便宜許多。
綜合國內外的人工魚礁工程,目前主要建造投放的礁體種類主要有:方型魚礁、三角型魚礁、梯型魚礁、半球型魚礁、組合型魚礁等;礁體的應用材料主要有:混凝土、鋼材、輪胎、廢船等。人工魚礁礁體設計建造的發展趨勢為:礁體大型化、材料綜合化、結構復雜化和類型多樣化。礁體設計趨向大型化的優勢在于防止底拖網漁船的破壞和海流沖擊的移位,能產生較大的渦流與緩和區,減少沉積物埋沒,為大量魚類提供較大的活動空間,缺點是礁體太大,其運輸和投放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財力。船體礁的設計是模仿船只的形狀用鋼筋混凝土材料建造大型魚礁,優點是:可以提供內部較為復雜的結構和較大的表面積;鋼筋混凝土結構較普通廢船類礁體的耐久性更好,可以保證更長的使用壽命;船體礁的運輸投放不需要大型駁船托運,將其浮于海面上拖曳至投放地點后,打開底部進水閥門進水自動沉降,從而解決大型礁體運輸和投放的局限性,使建造較大型魚礁的設想成為現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及其制造方法,該船體礁為節能型魚礁,可以誘集魚類,為海洋魚類創造棲息地,供魚類繁殖生長,提供避敵場所,更好的發揮人工魚礁修復,起到保護海洋生態資源的作用,該船體礁的制造方法簡單實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包括鋼筋混凝土外部船體、上緣加固板、船體內部剪力墻及進水閥門,所述的鋼筋混凝土外部船體由底板、兩塊側板和兩塊前后板組合而成,所述的鋼筋混凝土外部船體上緣四周有上緣加固板,所述的船體內部與底板垂直間隔固定有若干剪力墻,底板中心開有開孔閥門。
所述的剪力墻為2面。
所述的剪力墻的底部開有兩個對稱布置的平衡進水孔。
所述的側板、前后板和剪力墻上均開有若干個孔洞。
所述的外部船體尺寸為12000mm×4000mm×3000mm。
所述的側板、前后板、剪力墻和上緣加固板的厚度均為150mm,上緣加固板的寬為500mm。
所述的剪力墻的底部的平衡進水孔的直徑為100mm。
所述的底板中心的開孔閥門的直徑為200mm;與其相配的進水閥門塞設計材料選用長度30cm,直徑19cm的圓柱形木棍,為保證封堵進水孔的密閉性,可在木棍外纏繞聚乙烯塑料紙。
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制備混凝土:混凝土攪拌采用自落式攪拌機,加料順序為,先加1/2用水量,然后加石子、水泥、砂攪拌1min,再加剩余1/2用水量繼續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
(2)根據礁體設計尺寸準備澆筑模具:首先搭建澆筑船體礁底部,核準預留進水孔位置及尺寸;檢查角模處拼接是否嚴密,邊角柱加固是否可靠,檢查并清理模板內殘留雜物,用水沖凈;
(3)澆筑船體礁:先澆筑底部,底部厚度為15cm,一次性澆筑完成;然后搭建船體四周模具,按設計布局配筋,間隔時間不超過2h;檢查支鐵、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核準預留孔洞位置、各種連接件是否牢固,每次澆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然后振搗;混凝土下料點分散布置;墻體連續進行澆筑,控制間隔時間在2h以內,澆筑時隨時清理落地灰;
(4)常溫時混凝土強度大于1MPa,一般可2d后拆模,先側板后底板;冬期時摻防凍劑,使混凝土強度達到4MPa時拆模,一般4d后拆模,保證拆模時墻體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64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