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6415.0 | 申請日: | 201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唐衍力;石建高;黃洪亮;張勛;馬海有;陳曉蕾;劉永利;李靈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B28B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20009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漂浮 拖曳 沉降 鋼筋混凝土 船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包括鋼筋混凝土外部船體、上緣加固板(4)、船體內部剪力墻(3)及進水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混凝土外部船體由底板(1)、兩塊側板(6)和兩塊前后板(7)組合而成,所述的鋼筋混凝土外部船體上緣四周有上緣加固板(4),所述的船體內部與底板(1)垂直間隔固定有若干剪力墻(3),底板(1)中心開有開孔閥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墻(3)為2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墻(3)的底部開有兩個對稱布置的平衡進水孔(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板(6)、前后板(7)和剪力墻(3)上均開有若干個孔洞。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船體尺寸為12000mm×4000mm×300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板(6)、前后板(7)、剪力墻(3)和上緣加固板(4)的厚度均為150mm,上緣加固板(4)的寬為500mm。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墻(3)的底部的平衡進水孔(2)的直徑為100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中心的開孔閥門的直徑為200mm;與其相配的進水閥門塞設計材料選用長度30cm,直徑19cm的圓柱形木棍,為保證封堵進水孔的密閉性,可在木棍外纏繞聚乙烯塑料紙。
9.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制備混凝土:混凝土攪拌采用自落式攪拌機,加料順序為,先加1/2用水量,然后加石子、水泥、砂攪拌1min,再加剩余1/2用水量繼續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
(2)根據礁體設計尺寸準備澆筑模具:首先搭建澆筑船體礁底部,核準預留進水孔位置及尺寸;檢查角模處拼接是否嚴密,邊角柱加固是否可靠,檢查并清理模板內殘留雜物,用水沖凈;
(3)澆筑船體礁:先澆筑底部,底部厚度為15cm,一次性澆筑完成;然后搭建船體四周模具,按設計布局配筋,間隔時間不超過2h;檢查支鐵、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核準預留孔洞位置、各種連接件是否牢固,每次澆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然后振搗;混凝土下料點分散布置;墻體連續進行澆筑,控制間隔時間在2h以內,澆筑時隨時清理落地灰;
(4)常溫時混凝土強度大于1MPa,一般可2d后拆模,先側板后底板;冬期時摻防凍劑,使混凝土強度達到4MPa時拆模,一般4d后拆模,保證拆模時墻體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縫。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漂浮拖曳自沉降式鋼筋混凝土船體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抗滲設計采用等級S8;混凝土的沙礫徑不超過30mm;船體礁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配筋為普通鋼筋,采用Q235鋼筋HRB335級鋼筋;在C35混凝土HPB235鋼筋的最小配筋率為0.336%,在板厚150mm時的鋼筋直徑間距為10155(504.0mm2/m);保護層厚度為2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64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