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座椅高低調整的升降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4408.7 | 申請日: | 2011-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56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子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昌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16 | 分類號: | B60N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座椅 高低 調整 升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座椅高低調整的升降器,尤指利用機械式傳動方式,讓使用者可無段式控制汽車座椅高低的座椅升降器。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輛的座椅必需配合不同駕駛者的身高、體型,調節座椅的上下高度,傳統車輛座椅的調節構造是手動多段式調節構造,其缺點在于調節間距固定的,且調整時使用者必須以較費力的方式進行調整,而常常無法調節在最適于駕駛操作的狀態,因此即有相關業者研發出一種利用電動控制的機構,其主要憑借馬達配合機械連動構造,而可以無段式控制汽車座椅高低,以配合駕駛者的身高體型微調座椅至最適于駕駛操作的狀態,但使用馬達則必須占用車輛內部的空間,并會造成車輛的配線困難及日后維修不便,且整體設置的成本非常昂貴。
因此,要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失,即為從事此行業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究發展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機械式傳動方式,讓使用者可以無段式控制汽車座椅高低,以配合駕駛者的身高體型微調座椅至最適于駕駛操作的狀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座椅高低調整的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該座椅升降器系并排設置有離合裝置以及傳動裝置,其中:
該離合裝置設置有第一座體,第一座體表面凸設有復數傳動柱,第一座體內設置有旋動片,且旋動片周緣設置有復數推動部,各推動部側表面具有兩個連接且呈相對傾斜的推動面,使各推動面與第一座體的內壁產生漸縮狀的間隙,并在各推動面與第一座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嚙合件;
該傳動裝置設置有第二座體,第二座體位于第一座體靠近傳動柱的側方,而第二座體內穿設有傳動軸,傳動軸的一端朝遠離第一座體方向穿出第二座體,且第二座體內設置有凸輪,而凸輪套設定位于傳動軸,凸輪周緣凸設有復數旋動部,而第一座體表面所設的復數傳動柱末端分別位于各旋動部的兩側,而凸輪周緣在兩個相鄰的旋動部之間凸設有抵持部,各抵持部與第二座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制動件,制動件側方具有缺槽,缺槽正對于抵持部。
該第一座體內的中央處凸設有樞接部,而旋動片表面中央處設置有樞接孔,且樞接孔套設于樞接部外緣。
該位于兩個連接推動面處的兩個嚙合件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彈性元件兩端分別抵持于嚙合件。
該第一座體在遠離傳動裝置的一側樞接有外蓋與推動片,而旋動片兩側彎折延伸有驅動部,且驅動部延伸露出外蓋。
該第二座體外緣設置有兩個限位槽,且第二座體外緣套設有具有彈性變形能力的復歸元件,復歸元件延伸有兩個推移部,而推動片一側延伸有推抵部,且推移部穿過限位槽后位于推抵部兩側。
該旋動片與驅動部同側表面間隔凸設有復數推動柱,而推動片周緣彎折延伸有復數推移片,并使推移片末端分別位在兩個相鄰的嚙合件外側,而推移片表面設置有傳動孔,且傳動孔的內徑大于推動柱的外徑,并使推動柱位于傳動孔內。
該傳動軸位于第二座體內的側端外緣設置有齒條,而凸輪中央處設置有嚙合于齒條的內齒輪。
該兩個制動件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來回驅動旋動片,進而對椅墊進行調整,且調整時不會有間距產生,而讓使用者可將椅墊調整至最適當的位置,再者,由于本發明為機械式傳動,不須現有技術所使用的馬達,除了可增加車輛內部的空間外,也不會造成車輛的配線困難及日后維修不便,且整體設置的成本相較于現有技術非常低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座體的立體外觀圖;
圖3是本發明離合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發明局部構件分解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離合裝置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傳動裝置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離合裝置的動作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傳動裝置的動作示意圖(一);
圖9是本發明傳動裝置的動作示意圖(二);
圖10是本發明復歸元件的動作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傳動裝置于剎車時的動作示意圖;
圖12是圖11A部分的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昌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信昌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44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以玉米醇溶蛋白為原料制備玉米寡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補腎養肝藥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