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瘢痕疙瘩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1109.8 | 申請日: | 2011-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6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霄翔;楊雁;何淑芳;楊森;張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7 | 分類號: | A61K36/537;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09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瘢痕 疙瘩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瘢痕疙瘩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二、背景技術
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膚損傷后的病理性傷口愈合過程,其最顯著特征是成纖維細胞持續活化產生的細胞外基質(ECM)成份,尤其是膠原的過度沉積,導致真皮纖維化。皮膚損傷可繼發于痤瘡、毛囊炎、耳部打孔、燒傷或手術等。與增生性瘢痕局限于原傷口區域內不同,瘢痕疙瘩病變明顯超出原損傷范圍,邊緣常呈蟹足狀,向周圍組織侵入性生長,且一般不會發生退化和攣縮,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皮膚的良性腫瘤。全身皮膚都可以發生瘢痕疙瘩,但三角肌、前胸、上背部、耳垂等部位尤好發生。瘢痕疙瘩是一種人類特發性疾病,發病存在種族差異,有色人種如黑人或黃色人種發病率較高,我國發病率為3.4%,是白種人的5-15倍,好發于青年,存在家族遺傳傾向。?
瘢痕疙瘩是一種難治性皮膚病,由于病因和發病機制不詳,該病目前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其治療主要為對癥治療,比如臨床主要采用瘢痕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手術切除、冷凍治療、放射治療、激光治療以及硅膠、壓力等治療方法,這些治療方法療效有限,并可引起各種并發癥,而且容易復發,是整形外科的棘手難題。中藥對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有著久遠的歷史,對其機制也有獨特的認識,認為它主要由氣血壅滯、經絡痹阻、痰濕搏結或三者相輔相成所致,治療上主要是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研究發現丹參、川芎嗪、積雪草甙、漢防己甲素以及雷公藤提取物等可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與膠原合成,抑制細胞增殖和有絲分裂,使細胞周期停滯;展示了中醫藥在瘢痕疙瘩治療中的廣闊應用前景。臨床上有學者將丹參注射液外敷或注入瘢痕疙瘩組織內,治療瘢痕疙瘩取得了一定療效;黃芪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藥,在臨床及實驗性研究中有明顯的抗肝、腎纖維化作用,最近有研究報道黃芪注射液對兔增生性瘢痕有明顯治療作用。瘢痕疙瘩也是一種皮膚的纖維化疾病,其病理特征與肝、腎纖維化類似,都是ECM成分的合成及降解失衡,導致膠原等ECM成分過度沉積。該病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因而,闡明瘢痕疙瘩的分子發病機理,針對其發病的特異性環節研究和開發治療瘢痕疙瘩的新藥已成為迫切需要。?
瘢痕疙瘩目前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
【參考文獻】?
黃芪對家兔增生性瘢痕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及其Smad?3信號途徑的影響.張艷,邱林,李明勇.中華燒傷雜志,第26卷第5期.2010?
黃芪對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實驗研究.張艷,邱林,吳清華.重慶醫科大學學報,第35卷第6期.2010?
丹參活性成分的現代中藥藥理研究進展.柳麗,張洪泉.中國野生植物資源,第22卷第6期.2003?
丹參對培養的人瘢痕成纖維細胞生長和膠原形成的影響.王芊,曹德君.中國臨床藥學雜志,第11卷第1期.2002?
丹參注射液治療瘢痕疙瘩40例.楊衛.中醫雜志,第43卷第6期.2002?
丹參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研究進展.付辛芳,劉曉紅.中國藥業,第15卷第1期.2006?
Gauglitz?GG,Korting?HC,Pavicic?T?et?al.,Hypertrophic?scarring?and?keloids:pathomechanisms?and?current?and?emerging?treatment?strategies.Mol?Med,2011.17(1-2):113-25.?
布文博,王焱,方方.瘢痕疙瘩的治療[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第37卷第1期.2011?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瘢痕疙瘩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取黃芪和丹參中的有效成分并優選合適的比例關系,從而制備得到能夠治療瘢痕疙瘩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治療瘢痕疙瘩的中藥組合物的特點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黃芪總皂苷有效部位、丹參總酚酸有效部位和總丹參酮有效部位的質量比為0.5-5∶10-50∶1-8;?
所述黃芪總皂苷有效部位中黃芪總皂苷的質量含量不小于50%;?
所述丹參總酚酸有效部位中丹參總酚酸的質量含量不小于50%;?
所述總丹參酮有效部位中總丹參酮的質量含量不小于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11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遠光燈閃亮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低噪聲的占空比恢復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