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33601.0 | 申請日: | 2011-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72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樊海彬;宋有強;許敬德;商允恒;周俊海;錢雪峰;周全;王福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義 |
| 地址: | 230088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流型 溫度 壓力 取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冷水機組測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國內外的空調企業所制作的冷水機組也呈現出制冷量越來越大的趨勢,目前已經有廠家制造出名義冷量超過7000kw的離心式冷水機組,這樣對大型冷水機組測試裝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一套冷水機組測試裝置的流量跨度為4~5倍,在做小流量測試時,由于管內流速較低,所以溫度分層現象就會很嚴重,從而影響了最終的測試結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本裝置能夠滿足大流量跨度的系統的測試需求,且在大流量狀況下和小流量狀況下都能使流體進行充分的混流,從而確保了裝置的測試結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本取樣裝置包括用于對流體的溫度和壓力進行檢測的取樣段,所述取樣段的沿流體流動方向的前側設有對流體進行充分混流的混流段。
本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得以進一步實現:
所述混流段包括供流體通過的第一輸送管,第一輸送管的內部設有定位柱;定位柱與第一輸送管之間設有連接二者的、且對第一輸送管中的流體進行充分混流的混流葉片。
所述定位柱與第一輸送管的軸線互相平行;所述混流葉片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混流葉片沿定位柱的周向均勻地布設在定位柱和第一輸送管之間;所述混流葉片上設有用于混流的、且貫穿混流葉片本體的導流孔。
所述混流葉片為扇形且呈平板狀,混流葉片的板面與第一輸送管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25~45°;所述導流孔為圓孔,且導流孔沿垂直于混流葉片的板面開設。
所述導流孔的孔徑為6~10mm,且任一個混流葉片上的導流孔的開孔面積之和與此混流葉片的板面面積之比為20~35%。
所述取樣段包括與第一輸送管相連的第二輸送管,所述第二輸送管的管體上自靠近第一輸送管一側向遠離第一輸送管一側依次設置有壓力取樣孔和溫度取樣套管;所述第二輸送管的遠離第一輸送管的端部設有與測試機組相連的配套法蘭。
所述第一輸送管和第二輸送管的材質相同且二者焊接在一起。
所述壓力取樣孔沿第二輸送管的周向均勻地布設為3個。
所述溫度取樣套管為紫銅管,且溫度取樣套管伸入在第二輸送管中的管長與第二輸送管的內徑之比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所述第二輸送管的與第一輸送管相連的端部與壓力取樣孔之間的沿第二輸送管軸線方向的距離為第一間距,壓力取樣孔與溫度取樣套管之間的沿第二輸送管軸線方向的距離為第二間距;所述第二輸送管的管徑為DN100~DN300,所述第一間距和第二間距的長度為300~650mm。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可以滿足大流量跨度的系統的測試要求,同時本發明在大流量狀況下和小流量狀況下都能使流體進行充分的混流。
2)、本發明安裝方便,只要將第一輸送管和第二輸送管的兩個相對應的焊接端面進行焊接,然后將焊接在一起的第一輸送管和第二輸送管通過第二輸送管上的配套法蘭直接連接到測試系統上的管路中就可以使用。
3)、本發明采用扇形導葉與導流孔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混流的效果,確保溫度測點處和壓力測點處的測量準確性。
4)、本發明中的壓力取樣采用環形靜壓測量的方式,保證測量管壁的靜壓為平均值,從而進一步確保了測量的精確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混流段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取樣段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右視圖。
圖中標記的含義如下:
10—混流段????11—第一輸送管???12—定位柱????13—混流葉片
14—導流孔????15—第一輸送管的焊接端面????20—取樣段
21—第二輸送管????22—壓力取樣孔????23—溫度取樣套管
24—第二輸送管的焊接端面????25—配套法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本取樣裝置包括用于對流體的溫度和壓力進行檢測的取樣段20,所述取樣段20的沿流體流動方向的前側設有對流體進行充分混流的混流段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未經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336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