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33601.0 | 申請日: | 2011-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72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樊海彬;宋有強;許敬德;商允恒;周俊海;錢雪峰;周全;王福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義 |
| 地址: | 230088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流型 溫度 壓力 取樣 裝置 | ||
1.一種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本取樣裝置包括用于對流體的溫度和壓力進行檢測的取樣段(20),所述取樣段(20)的沿流體流動方向的前側設有對流體進行充分混流的混流段(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段(10)包括供流體通過的第一輸送管(11),第一輸送管(11)的內部設有定位柱(12);定位柱(12)與第一輸送管(11)之間設有連接二者的、且對第一輸送管(11)中的流體進行充分混流的混流葉片(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2)與第一輸送管(11)的軸線互相平行;所述混流葉片(13)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混流葉片(13)沿定位柱(12)的周向均勻地布設在定位柱(12)和第一輸送管(11)之間;所述混流葉片(13)上設有用于混流的、且貫穿混流葉片(13)本體的導流孔(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葉片(13)為扇形且呈平板狀,混流葉片(13)的板面與第一輸送管(1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25~45°;所述導流孔(14)為圓孔,且導流孔(14)沿垂直于混流葉片(13)的板面開設。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孔(14)的孔徑為6~10mm,且任一個混流葉片(13)上的導流孔(14)的開孔面積之和與此混流葉片(13)的板面面積之比為20~35%。
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段(20)包括與第一輸送管(11)相連的第二輸送管(21),所述第二輸送管(21)的管體上自靠近第一輸送管(11)一側向遠離第一輸送管(11)一側依次設置有壓力取樣孔(22)和溫度取樣套管(23);所述第二輸送管(21)的遠離第一輸送管(11)的端部設有與測試機組相連的配套法蘭(2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送管(11)和第二輸送管(21)的材質相同且二者焊接在一起。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取樣孔(22)沿第二輸送管(21)的周向均勻地布設為3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取樣套管(23)為紫銅管,且溫度取樣套管(23)伸入在第二輸送管(21)中的管長(H)與第二輸送管(21)的內徑(D)之比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10.根據權利要求7~9所述的混流型溫度壓力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輸送管(21)的與第一輸送管(11)相連的端部與壓力取樣孔(22)之間的沿第二輸送管(21)軸線方向的距離為第一間距(L1),壓力取樣孔(22)與溫度取樣套管(23)之間的沿第二輸送管(21)軸線方向的距離為第二間距(L2);所述第一輸送管(11)和第二輸送管(21)的管徑均為DN100~DN300,所述第一間距(L1)和第二間距(L2)的長度為300~6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未經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3360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