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報廢Cr5鍛鋼工作輥的再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9340.5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44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彭輝;張青;孫大樂;葛浩彬;吳衛強;印建軍;徐展;顧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寶鋼集團常州軋輥制造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1/00 | 分類號: | C21D11/00;C21D9/38;C21D1/25;C21D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0 | 代理人: | 劉立平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報廢 cr5 工作 再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及熱處理領域涉,是一種冷軋工作輥的再生方法,特別涉及報廢輥的選定、再生方法、熱處理工藝及X應力測試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鋼鐵業的持續火熱,軋輥的需求量急劇上升。目前,國內外冷軋工作輥(包括中間輥)主要材質為含Cr量為5%鍛鋼系列,通過感應或整體淬火達到一定的工作層厚度,特別是整個軋輥材質是一樣的,通過ESR及鍛造技術保證內部夾雜物含量、碳化物分布及疏松、偏析等指標較好。
按制造工序,從冶煉直至球化擴氫退火,均為Cr5鍛鋼輥坯的準備階段,期間的能源消耗占整個加工工序的一半左右。報廢輥的主要特點是存在外觀質量不佳,表面碳化物網狀和粗化等缺陷。同時,Cr5鍛鋼輥的報廢率在90%左右。因此,利用報廢Cr5鍛鋼工作輥來再生制造其他目標輥,不僅能節約成本,更能減少相當部分的碳排放,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到目前為止,只有應用于小型軋機的Cr2軋輥的簡單改制(如中國專利93111115.3,涉及一種廢舊軋輥的改制工藝),對于Cr5鍛鋼材質的大型連軋機用輥再生制造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目前大型連軋機組使用的Cr5鍛鋼材質大型工作輥、中間輥,提供一種大改小的再生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報廢Cr5鍛鋼工作輥的再生方法,包括工作輥的檢測,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工作輥檢測:剔除有通孔的舊輥和外觀有重度粘鋼的舊輥;
(2)高溫回火工藝:將工作輥加熱至680~700℃,保溫15小時以上冷卻,使再生目標輥硬度在30~45HSD;
(3)調質工藝:第一次調質為940~980℃保溫10-15小時淬火后,630~660℃保溫15-25小時回火,目標輥硬度在35~45HSD;第二次調質為940~980℃保溫10-15小時淬火后,610~650℃保溫15-25小時回火,使目標輥硬度在40~50HSD;
(4)表面淬火工藝:首先在電爐進行200~350℃預熱后,在雙頻機床上表面淬火,采用不同的感應圈移動速度來控制目標輥的淬硬層深度,淬火溫度為970~1010℃;殘余應力水平控制在-800~1000MPa之間。
在第(4)步表面淬火工藝之后,輥身的硬度可增加到93-98HSD。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報廢Cr5鍛鋼工作輥的再生方法,較好的是,所述步驟(2)的加熱步驟為:先將爐溫升至250~300℃,保溫10-15小時,然后以每小時30-60℃的速度升溫至680~700℃。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報廢Cr5鍛鋼工作輥的再生方法,較好的是,所述第一次調質工藝中,淬火前的加熱工藝為:先將爐溫升至650~700℃,保溫10-18小時;然后以每小時30-60℃的速度升溫至940~980℃。
優選的是,所述第二次調質工藝中,淬火前的加熱工藝為:先將爐溫升至650~700℃,保溫10-18小時;然后以每小時30-60℃的速度升溫至940~980℃。
報廢Cr5鍛鋼工作輥的檢測主要包括外觀質量檢測、幾何尺寸檢測、化學成份分析、超聲波檢測、表面波及磁粉檢測和金相檢測。其中前四項是必檢項目,根據實際檢測在改制過程決定是否對后兩項進行檢測?;九卸ㄔ瓌t如下:
①為減少熱處理環節開裂的風險和使用中容易出現斷輥質量事故,一般情況下有通孔的舊輥不用于改制;外觀不能有重度粘鋼(重度粘鋼即指輥身纏繞粘連很多鋼板,輥面發藍變色);
②尺寸要符合再生輥的尺寸。目標新輥的直徑必須符合原有報廢輥原始直徑的2/3以上;因為軋輥不能無限改制再生,到一定直徑,內部偏析和夾雜會惡化,影響軋輥使用,經過解剖分析,設定在2/3。
其他優選的判定原則是:
①低碳含量的舊輥不用于高硬度的工作輥;MC5材質軋輥的碳含量在0.82~0.92%,低碳含量是指碳含量低于0.82%的舊輥,高硬度是指硬度大于95HSD的新輥;
②舊輥探傷有F=¢3缺陷時,兩次調質后檢測如缺陷當量變大則不進行再生加工;F=¢3是GB/T13314-2008鍛鋼冷軋工作輥通用技術條件上的缺陷當量。兩次調質后缺陷當量變大說明這個缺陷是活動的,在后期的淬火和使用中具備危險性,需要報廢。
③舊輥如有表面碳化物網狀和粗化問題出現,需要進行正火熱處理進行改善。表面網狀碳化物粗化是指網狀大于3級,正火熱處理一般是指加熱到900~940℃,保溫一定時間后空冷到室溫,然后進行630~670℃的高溫回火處理。所述正火處理在調質工藝處理之前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寶鋼集團常州軋輥制造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寶鋼集團常州軋輥制造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93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