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滑移門開閉驅(qū)動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26020.4 | 申請日: | 2011-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5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皮特·奧特斯里;陶正彩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麥格納汽車系統(tǒng)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F15/14 | 分類號: | E05F15/14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移 開閉 驅(qū)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滑移門開閉驅(qū)動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所使用的滑移門,一般采用手動開閉,當乘客無法直接手動開關門時,影響乘客的開關門舒適度。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滑移門開閉驅(qū)動機構,該機構不僅簡單,而且可采用電動或手動兩種方式控制,使用非常方便。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滑移門開閉驅(qū)動機構,包括電機、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皮帶傳動結構、離合器、輪轂和鋼絲,所述電機恰可帶動所述第一齒輪轉(zhuǎn)動,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通過皮帶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輪轂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鋼絲包括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均纏繞于所述輪轂的外側(cè)面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一端分別固連于所述輪轂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另一端分別從輪轂外側(cè)面伸出與滑移門的兩端固連,所述輪轂的轉(zhuǎn)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tài)之一。這樣,電機輸出扭矩依次通過第一、二齒輪、皮帶傳動結構和離合器而最終傳遞到輪轂上,輪轂的順時針或逆時針轉(zhuǎn)動依次帶動輪轂的第一剛絲和第二鋼絲分別做纏繞和釋放動作,從而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可分別從門的兩端進行拉和推的動作,進而帶動滑移門的開啟和關閉。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輪轂的轉(zhuǎn)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tài)之一的結構為:所述第一鋼絲的一端固連于所述輪轂一端上,且其另一端朝向輪轂中心方向纏繞輪轂外側(cè)面若干圈后伸出;所述第二鋼絲的一端固連于所述輪轂的另一端上,且其另一端朝向輪轂中心方向纏繞輪轂外側(cè)面若干圈后伸出;所述第一鋼絲另一端和第二鋼絲另一端的纏繞方向相反。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第一齒輪中心設有第一軸承,在所述第二齒輪中心設有第二軸承。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輪轂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的結構為:設有連接器,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出端與連接器一端固連,所述連接器的另一端與輪轂固連。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輪轂中心還設有第三軸承。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另設有控制器,該控制器控制所述電機的運轉(zhuǎn)。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電機通過皮帶傳動結構連接到離合器,離合器通過連接器和輪轂剛性連接,從而實現(xiàn)電機扭矩向輪轂的傳遞,同時整個機構通過軸承與支持面接觸,減小系統(tǒng)的運行阻力;該機構也可采用手動工作,此時離合器不工作,從而不會使電機處于發(fā)電狀態(tài),減小額外的系統(tǒng)阻力;另外,皮帶傳動平順,且噪聲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分解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作以下說明:
1——電機????????????????????2——第一齒輪
3——第二齒輪????????????????4——皮帶傳動結構
5——離合器??????????????????6——輪轂
7——第一鋼絲????????????????8——第二鋼絲
9——第一軸承????????????????10——第二軸承
11——連接器?????????????????12——第三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滑移門開閉驅(qū)動機構,包括電機1、第一齒輪2、第二齒輪3、皮帶傳動結構4、離合器5、輪轂6和鋼絲,所述電機恰可帶動所述第一齒輪轉(zhuǎn)動,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通過皮帶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輪轂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鋼絲包括第一鋼絲7和第二鋼絲8,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均纏繞于所述輪轂的外側(cè)面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一端分別固連于所述輪轂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另一端分別從輪轂外側(cè)面伸出與滑移門的兩端固連,所述輪轂的轉(zhuǎn)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tài)之一。這樣,電機輸出扭矩依次通過第一、二齒輪、皮帶傳動結構和離合器而最終傳遞到輪轂上,輪轂的順時針或逆時針轉(zhuǎn)動依次帶動輪轂的第一剛絲和第二鋼絲分別做纏繞和釋放動作,從而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可分別從門的兩端進行拉和推的動作,進而帶動滑移門的開啟和關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麥格納汽車系統(tǒng)有限公司,未經(jīng)昆山麥格納汽車系統(tǒng)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6020.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麝香壯骨膏
- 下一篇:輸液瓶用可立式吊環(h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