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4136.6 | 申請日: | 2011-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1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宋振;顧慧娟;蔣旭亮;詹家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化學試劑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209/16 | 分類號: | C07D209/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費開逵 |
| 地址: | 20000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基 基色 鹽酸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用有機胺固載催化劑制備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的方法。?
背景技術
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是一種重要的醫藥中間體,具有較好的藥理及生理活性,因而在臨床上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廣泛應用。?
現有技術中,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合成的方法主要以5-甲氧基色胺和氯丙烯為起始原料,在無機堿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取代,然后與鹽酸成鹽制備得到目標產物。?
馮廣衛、代澤琴等公開了一種簡便高效地合成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的方法【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合成工藝改進,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Vol.35,No.6,608~610】,該方法以碳酸鉀為無機堿催化劑,催化劑用量是反應物5-甲氧基色胺加入量的3倍,因而對環境有嚴重的污染,且反應時間長達16小時,工業化前景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的制備方法,以有機胺固載催化劑,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反應時間長,環境污染嚴重等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是這樣的:?
本發明以5-甲氧基色胺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為溶劑,在有機胺固載催化劑的存在下與烯丙基氯進行取代反應,向得到的取代物中加入異丙醇,再與鹽酸成鹽,從而制備得到目標產物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
本發明的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將5-甲氧基色胺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有機胺固載催化劑和氯丙烯,室溫下反應6-8小時,反應液過濾,得到的濾液蒸干后加入異丙醇(IPA)溶解,最后再加入36wt%的鹽酸后成鹽,即得到目標產物。?
反應式如下:?
本發明所述的有機胺固載催化劑中的有機胺為端基帶有叔胺結構的有機硅烷,固載相為氧化硅。?
按照本發明,有機胺固載催化劑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將有機胺、固載相加入無水甲苯中,在105-110℃的條件下回流5-6小時,降溫室溫,將過濾后的固體烘干,即得有機胺固載催化劑。?
所述5-甲氧基色胺與N,N-二甲基甲酰胺的質量體積比為1∶2.5-4.0,g/ml。?
所述5-甲氧基色胺與有機胺固載催化劑質量比為1∶0.2-0.5,g/g。?
所述5-甲氧基色胺與氯丙烯的摩爾比為1∶2.0-2.5,mol/mol。?
所述5-甲氧基色胺與異丙醇的質量體積比為1∶6-8,g/ml。?
所述5-甲氧基色胺與鹽酸的摩爾比為1∶0.9-1.0,mol/mol。?
本發明使用的有機胺固載催化劑經碳酸鈉溶液活化后可重復使用。通過將取代反應的反應液過濾得到的固相物(即有機胺固載催化劑)加入飽和的碳酸鈉溶液中,攪均勻后進行過濾,得到的固體經干燥,即為活化后的有機胺固載催化劑。?
用本發明方法得到的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經檢測含量?≥98%,收率≥88%。?
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有機胺固載催化劑,有效提高了反應進程,解決了反應后處理操作繁瑣的難題。所述有機胺固載催化劑經碳酸鈉溶液活化后可循環使用,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且用本發明方法獲得的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鹽酸鹽,產品質量穩定,純度高,適于大規模連續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實施例并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有機胺固載催化劑的制備?
在帶有回流冷凝管、攪拌器、溫度計的1000ml的三口燒瓶中加入500ml無水甲苯,室溫、攪拌下分別加入100g有機胺、500g固載相氧化硅,30分鐘內升溫至110℃,保持回流反應6小時后降至室溫,經過濾、烘干,得到589g有機胺固載催化劑。?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化學試劑研究所,未經上海化學試劑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41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