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氣門傳輸的機械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01603.1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7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林青鋒;張紅亮;李忠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沃德氣門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08 | 分類號: | B25J9/08;B25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馮鐵惠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氣門 傳輸 機械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氣門傳輸的機械手。
背景技術
氣門是發動機的一種重要部件,專門負責向發動機內輸入空氣并排出燃燒后的廢氣,從發動機結構上,分為進氣門和排氣門,進氣門的作用是將空氣吸入發動機內,與燃料混合燃燒,排氣門的作用是將燃燒后的廢氣排出并散熱,故氣門在發送機內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實際加工生產過程中,對產品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對氣門進行諸多工藝處理,然而,現有技術中缺少一種可以對氣門進行連續進料的設備,使得對每一個氣門進行處理都需要人工參與,不僅人力成本增加,而且效率極低,還存在安全隱患亟需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氣門傳輸的機械手,可實現對氣門進行機械抓取和卸料。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氣門傳輸的機械手,包括機械手臂,所述機械手臂固定連接第一連桿以及動力裝置,所述機械手臂伸縮連接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前端固定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連桿前端固定第二握持部,受所述動力裝置之力帶動所述第二連桿使所述第二握持部接近/遠離所述第一握持部以抓取/松開氣門。
優選的,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或所述第二握持部內壁設有墊層。
優選的,“所述機械手臂伸縮連接第二連桿”具體為:所述第二連桿一端連接動力裝置,另一端穿過設置于所述機械手臂上的滑槽,通過動力裝置驅動使所述第二連桿相對于所述機械手臂伸縮。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發明中,機械手可以實現抓取以及卸料,由于不需要人工參與,使得除了提高效率外,其操作也會更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簡圖;
圖2為實施例1中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結構簡圖;
1、機械手臂;2、第一連桿;3、第二連桿;4、動力裝置;5、第一握持部;6、第二握持部;7、墊層;8、滑槽;9、氣門。
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結合實施例與圖1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氣門傳輸的機械手,包括機械手臂1,機械手臂1固定連接第一連桿2以及動力裝置4,動力裝置4優選為氣動裝置,機械手臂1伸縮連接第二連桿3,第一連桿2前端固定第一握持部5,第二連桿3前端固定第二握持部6,受動力裝置4之力帶動第二連桿3使第二握持部6接近/遠離第一握持部5以抓取/松開氣門9。第一握持部5和/或第二握持部6內壁設有墊層7。“機械手臂1伸縮連接第二連桿3”具體為:第二連桿3一端連接動力裝置4,另一端穿過設置于機械手臂1上的滑槽8,通過動力裝置4驅動使第二連桿3相對于機械手臂1伸縮。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實施方式,以本發明思想為基礎的相關實現總成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沃德氣門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沃德氣門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16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二極管用外延晶片
- 下一篇:事件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