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品位錳礦制備錳鐵合金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00784.6 | 申請日: | 201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2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光亮;周超洋;孟征兵;李一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1/16 | 分類號: | C22B1/16;C22B5/02;C22B47/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品位 錳礦 制備 錳鐵 合金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品位錳礦制備錳鐵合金的生產工藝,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金屬錳含量較低的錳礦資源,制備高錳含量的錳合金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錳鐵合金生產有三大類,一類是高爐法冶煉高爐錳鐵,該方法為使用錳含量較高,鐵含量相對低的錳原礦,并需將錳礦進行燒結處理,入高爐錳礦或錳燒結礦錳含量需大于35%,該工藝非常成熟,生產的高爐錳鐵錳含量相對較高,金屬錳含量可大于65%,但存在如下不足:對錳礦要求較高,需要高錳含量和低鐵含量錳礦,資源適應性差;流程長需要進行燒結處理,采用高爐冶煉,環境負荷重;高爐冶煉需要采用超過飽和配碳,錳鐵中碳含量高,只能生產高碳或中碳錳鐵,且硅含量低,受資源和成本限制,目前高爐錳鐵產品占市場錳鐵合金的量不足10%;另一類是高爐+礦熱爐法冶煉硅錳合金,針對我國錳礦資源較為豐富,但多為低品位、多金屬或非金屬伴生礦,錳含量在15-30%的錳礦資源占錳礦資源70%以上的特點,將這部分資源進行燒結處理,然后利用高爐將部分鐵和錳礦分離,高爐冶煉獲得生鐵和富錳渣,然后利用礦熱爐將富錳渣生產成硅錳合金,硅錳合金中有效合金元素硅和錳含量可超過80%,較高爐錳鐵有效合金元素硅和錳含量之和提高10%以上,且資源適應性明顯增強。但該工藝流程長,環境負荷非常巨大,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錳的綜合回收僅在90%左右;第三類是采用金屬錳,利用中頻感應爐,配加廢鋼,生產不同等級的錳鐵合金,該生產方法簡單、成熟,但該方法使用金屬錳為主要原材料,造成原料資源緊缺,且金屬錳制造過程復雜,成本高,環境污染嚴重,屬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因此,開發一種能夠無污染、低成本利用廉價利用低品位錳鐵生產高品位錳鐵合金工藝,代替傳統錳鐵合金生產工藝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無污染、低成本廉價利用低品位錳鐵生產高品位錳鐵合金工藝,代替傳統錳鐵合金生產工藝的方法;達到縮短錳鐵生產工藝流程,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等之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將金屬錳含量為15-30%的低品位錳礦烘干,磨成粉狀,將還原劑、催化劑、溶劑和粘接劑混合,成型成復合原料,還原劑按錳礦中的錳被還原成金屬錳所需還原劑質量的1.0-1.5倍加入,所述的催化劑選自氧化錳、五氧化二釩、鐵粉、錳粉中的一種或幾種;將復合原料置入回轉窯或隧道瑤內,以煤氣或天然氣作為能源,煤氣或天然氣的空氣過剩系數控制在0.9-1.0之間,在氬氣或氮氣保護下進行三段式還原燒結,將反應后的物料推出回轉窯或隧道瑤,采取自然或通風強制冷卻,待溫度降至25-150℃時,再次磨成粉,磁選后,得到錳鐵合金和尾渣;所述的三段式還原燒結是:在常溫下以1-4℃/分鐘的升溫速度將復合原料加熱到400±80℃,并保溫0.5-5小時,然后以2-5℃/分鐘的升溫速度將復合原料加熱至750±80℃,保溫0.5-5小時,再以1-4℃/分鐘的升溫速度將復合原料加熱至1100±150℃,保溫0.5-6小時;在整個還原熱處理過程中保持爐內氣壓力為0.12-0.15MPa。
所述還原劑包括焦碳、類石墨、石油焦、金屬鋁、碳化硅、碳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
按低品位錳礦總質量的0.2-1.5%加入催化劑。
所述催化劑的純度均不低于95.00%。
按低品位錳礦質總質量的0.2-1.0%加入溶劑,按低品位錳礦總質量的0.2-1.5%加入粘接劑。
所述的溶劑為堿金屬氧化物、螢石、石英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粘接劑選自有機樹脂、糖渣、造紙漿、水玻璃的一種或幾種。
成型過程中采用成型設備制成的復合原料,單個低品位復合原料的體積為5-30立方厘米。
低品位錳礦烘干后磨細成100-200目粉狀物。
反應后的物料待溫度降至25-150℃時,再次磨細成100至200目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07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